看过两位高手写的《月收入4000元在北京怎么过》和《月收入3000元在上海怎么过》,深有感触,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前两年的经历。
我那时在哈尔滨做点小生意,经朋友介绍,租到了一个地点稍偏的厂属住宅楼。搬家那天,乱七八糟的粗笨东西很多,一个人摆放很辛苦。我试着去敲隔壁家的门。邻居家的夫妻很爽快地答应了。夫妻俩看上去大约三十五六岁,干起活来很勤
快麻利。从两人的谈话中我知道了男的叫强,女的叫华。他们有一个13岁的儿子正读初一。忙活到傍晚.我极力邀请他们到饭馆去吃晚饭.两人坚决地拒绝了。我便订了外卖,拿到他们家里,夫妇俩很不好意思:“不过是帮忙归置点家当,这么破费实在是不敢当。”华整理餐桌预备餐具,还到厨房炒了一盘花生米.说:“不好意思.
家里没什么准备的,炒盘花生米,大家拿它下酒。”我心里很纳闷,都什么时代了。炒花生米也能招待客人吗?我趁说话的时候仔细打量了一下他们的家:一室一厅,房
子未装修,家具是十几年前的那种组合家具,仅有一台老式的北京牌电视,室内是张双人床。房厅是张单人床.外加一张餐桌和几把椅子,它们都被收拾得很干净。
我对这个人家深入的了解起始于一次吵架。那天,我晚上回来,听到隔壁有吵架声,继而有男人的吼叫声和女人的哭声。肯定是两口子吵架。我想都没想就敲他家的门,开门的是强,看到我很不好意思.华在那儿抹眼泪。我只说了一句“让大姐到我家坐会儿吧”。便不由分说,把华领到了我家,给她拿饮料和面巾纸,不禁随口问了一句: “夫妻这么多年.孩子都那么大了。还吵什么呀?”华竹筒倒豆一般把情况告诉了我。
原来,十几年前,强和他哥都没有考上大学,强的爸爸告诉他俩,只能有一个人接班(那时国有工厂的工人退休后.子女可有一人接班)、而得不到接班的人可以得到一间平房,所以当时强的哥哥选择了接班.而强得到了那间平房。三年后,他便用那间平房与华结了婚。华也是接父亲的班,工作在某厂办公室,干得不错,领导也是与华父熟识的老人儿.当时厂效益很好。鉴于以上的条件,婚后两年华便分到了现在住的这套一室一厅楼房,可也就在当年.强上班的那家街道办的小商店倒闭了。强拿出家中仅有的三千元积蓄做生意,可是赔得很惨。这以后,强在家看孩子好几年。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华的工资支撑。可是就在三年前.华的工厂减员.办公室就她一人下来.因为她不是大学生。厂里照顾她,给她办了退休,每月能得220元退休金,再加上平房出租一个月100元。这样一个月320元的收入.全家维持了近三年。
就在前些日子,华的厂里又有了新文件,原先得到福利分房的职工,公房要作价卖给个人.华的这个楼房要向厂里交5000元。而强的哥哥接班以后,工作没两年,厂里效益也不好,工资时有时无,再加上没有房子,所以直到三十多岁也没找着对象。终于在37岁有了对象,要结婚.因为困难,强的家人提议让强把平房借给他哥哥。强回家与华商量,华因为楼房交款本已很头疼,又听了这事,就发生了吵架事件。
我听了呆上好一阵子,吃惊地问她: “一家三口一月320元怎么过呀?”华告诉我: “不浪费每一分钱。”买菜四五天一次,从不去菜市场,而是早起到早市买,不论斤买,买估堆货,回家挑出能吃的。在夏天的时候要多买几斤西红柿.给孩子吃。西红柿维生素多。全家一个月买二斤肉.瘦肉全都给孩子,肥肉炼油炒菜,不光解馋而且省油。冬天则腌一缸酸菜和咸菜。电话只接不打,晚上看电视就不开灯。华还说,结婚15年了,用的餐具还是当年结婚时买的,孩子从没穿过过百元的衣服。强做饭很好吃,再不出奇的菜也做得滋味十足,结婚后,他们从未下过馆子。日子再紧,亲戚的红白事没落过。若再有剩余,攒起来买些穿戴。现在还得再想法存钱凑够那5000元!
我真是吃惊于华如此精打细算过日子。华说她跟强日子过得还可以,就是强的耳根子软,谁的话都听,回家少不了吵架。
后来几年,我们常有走动。据说强的哥哥还是去近郊租了一间平房。我那些日子经常早回家,他们便总邀请我去吃饭。饭菜很简单,总是一盘青菜、一盘花生米、一盘鸡蛋.强做的味道的确特别好,我每回吃得都比在饭馆吃得饱。
强的儿子很懂事.我从未见过他向父母要求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孩子也很有礼貌.我每回给他的零食,他都交给他妈妈。他还会给我倒茶水,陪我说话。
相处得久了,他们的亲戚我也认识了一些。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强和华特惦念老人,华经常到婆母家去帮忙于活,不惜力的那种。而强也总是买来鸡或鱼,做妥当,除了给儿子留下少许.其余全部装入饭盒给岳父拿去。两口子也极少红脸.一家人
经常在饭后下棋或是打扑克。休息日到江边散步,到街心花园打羽毛球。后来,他们都分别又找了工作,但都没干长,可是谁也没有埋怨对方。
我本来想劝华把平房卖了,做点小生意,可是当我见着那间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以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转眼到冬天了,华给他们的儿子买了一件新羽绒服,才60元,我看也挺好。他家有时弥漫一股醋味,华告诉我,是她煮的,为防感冒。她还向我要过大可乐瓶子,每天晚上装上自来水放在暖气上.这样第二天全家早起洗漱的水就不会很凉。春节的时候,他们也置办了许多年货,新衣新帽、烟花鞭炮。华说她这一年攒了1000元,加上前两年的2000元,她把这3000元交给了厂里。厂里特准她以后交齐剩下的2000元。
又过了一年.因为一些原因。我要离开那儿了。临走时,华欣喜地告诉我,有个熟人给强介绍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玻璃店工作,店主不错。听了他家的情况打算用强。他们家的买房款已经全部交给了厂里。我也一阵惊喜.我告诉华这是个好兆头,因为玻璃越擦越亮,生活也一样。
PS:近期[读者]上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