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同吴国的皇帝孙权论南京地势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宋代张敦颐编撰的《六朝事迹编类》,对于金陵的胜迹、城阙、楼台等等,分门别类地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早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以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晋代作家左思的《吴都赋》有一句道:“戎车盈于石城。”原注:“石城,在建业西,临江。”又注:“石头城中置府库军储,故曰:戎车(军用车)盈于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同金陵虽然靠近,却是彼此分开的两个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象一条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字,却把南京的雄伟地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为什么要用龙和虎来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还有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这个形容好地势的传统说法,所以把东边的钟山比作龙,把西边的石城比作虎。
在诸葛亮之后,一般就把“虎踞龙盘”这句成语来代表南京。“蟠”字多写作“盘”,如南北朝作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中,就写作“虎踞龙盘”。唐代诗人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有一首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