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一名大学教师的重度思考


转载者注:这是一篇用热血和良心写就的文章。在搜狐作的读者调查中6500余人中(当时)的96%认为本文反映的确系事实;98%认为该文具有普遍性。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梁漱溟先生当年许多睿智之文、言、行,当时赢得的是愚昧的声讨,暮年及身后却成为不朽经典的事实发人深省。

一名大学教师的重度思考!
  
我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迎接教师节的到来。
   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明白这个节日对我意味着什么。我没有兴奋也没有激动,更多的是迷惘和反感,我迷惘是因为在这样的国度里,教育正在划向一个无底的深渊,教师正在成为一个悲壮的牺牲群体,给这样一个群体享用一个什么节日,还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反感是因为每到这个节日,政府和官员就开始了大规模作秀,媒体也开始假惺惺煽情,“蜡烛”、“春蚕”一类的比喻几乎能够让所有的人背过气去!老一套的表演老一套的说辞,让人不知今夕何年。有点变化的是原来的节日发50元钱,现在涨到100元,原来发白糖毛巾之类,现在可能发的是色拉油或者是百货大楼的代金券,恩赐一般!
   在以往的教师节,我反感大多基于一种本能的、对虚伪和表演的弃绝,在今年,我却从理性的高处和灵魂的内核中感到了可耻和愤怒!
   去年,我所执教的师大一个女生自杀了,从办公楼的12楼跃下来,脑浆迸裂,绽放成一朵无奈又无告的花;今年,我校一男生在下午4点钟左右,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一个女生连捅四刀。年轻的生命在我身边接二连三地消失,来自心灵的疼痛使我一次次在梦中惊醒,然而我的学校当局在生命消陨的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封锁消息,不但对外拒绝媒体的采访而且对内也不给师生有所交代,好象生命的消失就是一堂可有可无的课。我知道,女生的自杀是因为经济问题,据传,在她的遗物当中,最显眼的就是欠帐单,家住农村的她,为了到这个比三闾大学还次的学校上学,他们家向亲戚朋友借了在他们看来不啻于天文数字的钞票,而所有的借条上都签着她本人的名字,并注明毕业以后加上相当的利息一并归还。就在去年国庆长假回家返校以后,正准备毕业的她,在感到就业困难的时候,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疏解自己的压力,有关老师到她家里去,看见的是一个完全不能想象的破败家庭,她的家所有的家当,包括即将颓毁的破房,加起来可能还不值3000元钱,这是在大都市近郊的农村;教育和不平等的社会合谋杀害了这个青春女孩,我们能够说什么?即使媒体介入报道,他们又能说什么?那个杀同学的男生,据说是对女生产生了单相思,似乎没有其他什么归于社会的原因,但是传说者大多语焉不详。就我的认识来讲,我认为无论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一个大学生居然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屠刀砍向一个自己暗恋着的女孩,理所当然是我们大学的责任,这个责任不是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是一种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道义责任,我们的教育难道孳生出这样的杀人狂,还能够轻易逃避责任吗?大学所忽视和牺牲掉的大学精神、虚假繁荣背后所潜藏的人文危机、大学扩招大跃进下的生命虚掷、学校当权者愚蠢而盲目的所谓大学升级运动、对大学教育体制被金钱、权利锈蚀后种种罪恶的无视、教育者们对道义和真理的放弃等等,一切都在今日产生了报应,可悲的马加爵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虽然更多的诸如马加爵事件的大学惨案被我们当局压制,但是被压制的仅仅是惨案的消息而不是惨案的发生!
   如此,我对于当今大学的思考,已经不再停留于大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或者大学精神的倡扬,我只需仅仅将思考回到起点,就能在这一片喧嚣声里,发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生命将如何被我们轻视被我们摧毁,真理如何被出卖被践踏,学术如何成为装点门面的饰品、研究如何成为晋身的手段——归结到一个哲学命题上就是,我们的大学始终把人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导致了我作为人、作为一个教师耻辱感强烈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大学教育体制弊政顽劣而不自知,教学、科研的量化管理和大跃进式的发展观,写就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堕落历史,21世纪更加变本加厉。
   曾几何时,大学成为全社会有志青年向往的圣地,大学,总是和这样一些庄严而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殿堂、学府、精神家园、学术前沿、净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栋梁、自由民主、天之骄子、民族未来等等,从苏格拉底的大学理念开始,大学一直是作为一种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空间而存在。她的职责是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创新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独立个体为目标为理性的国家培养合法的公民。大学,她不应该只是培养工具的场所,也不是容忍政客的官场,她最不应该的是成为一个交易市场。但是这一切“不应该”在今天的中国大学都成了顺理成章的主流,成为一个模式被纷纷克隆。当前,我们的教育体制虽然标榜的是一种义务式教育和公民、公益性教育,但是实际上我们所推行的不过是一个什么也不是的怪胎模式:一方面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教育作为政党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延续工程,必须强力实行某种精神理念的种植,要实现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由于大学传统与大学精神本体的强大影像力,使大学在实行这一标准化时,本身无法避免地会出现所谓的反意识形态(即“自由化”)的思想,所以,大学教育在当局看来她既是必须加强的又是不能放心的,由此造成现在的大学教育处于一个十分难以恰当定位的尴尬境地,于是在市场化面前,大学在保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产业化方式寻求生存空间。政府实际上在这里是不负责的。一旦把大学置于市场的惊涛骇浪当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向哭穷的大学、一向神圣的大学突然之间就放弃了曾经的圣洁形象,疯狂的加入全社会捞钱的潮流,而且更加虚伪更加残酷更加无耻,因为在换取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大学投入的成本是精神的价值,牺牲的代价是整个大学传统和大学师生乃至于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大学弊政如今越来越明显地这样显现出来:
    一是校长负责制成为校长、书记及其同仁的独断制,所谓改革方案也好、教师考评也好,从来就是自上而下的,对于教育改革、大学改革这样一种重大公共事业的的纲领措施,如果不广泛经过师生的认可而强力推行,其结果是任何改革不过都是带着个人色彩的盲动,权利效应在大学里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一切以市场化为标准,而法律尚不健全的今天,权力就意味着对利益的侵占,这在我校正在实施的改革方案中成为了一个“亮点”,庞大的行政机构、严重的脑体倒挂现象已经无端侵害了教师的利益,同时这个侵害总是因为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得以取得合法化,因为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考核程序的实施实际上就掌握在同一组人手中,并且一旦规章发出,它就成为一个标准,任何教师有无不同意见一律视为默认,余下的工作就会非常顺利!更为荒唐的还是,同一级别的教授和行政人员居然实行双重标准,一个副教授要升教授,除了教学工作量以外,还必须有科研成果的杠子、还必须有教书育人的成果,还必须通过学生对其教学效果的打分等等,但对于一个副处长升任处长,无非就是上面的态度和本人的要求而已……这些大家都明白的不公平,其实要算到“教育”弊政上似乎还很勉强,因为行政系列根本就与教育不搭界,但是这个本身属于人事制度的东西,它无处不在影响着教育,因为,如果我们客观地看,对于教授的苛刻,对于行政服务系统的“宽厚”,实际上我们很容易看到所谓聘任制中的私营企业的影子,在这样的大学里,基本权利不断受到侵害,还哪有什么科学民主的奢望?教学作为主体在今天的大学实际上成了叨陪末座的角色,充当这种角色,你不耻辱吗?
  
    二是产业化和市场化造成大学教育的本末倒置。无论是灌输国家意志还是延续人文传统,作为大学的起码职责,应该而且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成为一个大学的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的核心又必须围绕教育这个实际环节。只有在今天这个经济时代,才会有所谓“为教育、学术而经济”还是“为经济而教育、学术”的问题。按我对国务院关于“产业化”的理解,应该是教育机构包括大学,可以进行产业开发,你可以去炒股票你可以去开发地产你什么都可以作,单单不能把教育本身作为产业来经营。在最初听到产业化呼声的时候,我天真地认为(事实上也应该是这样),大学的事业可以划为两个部分,产业和教育,产业负责为教育提供经济基础,产业的盈亏都不可动摇教育的神圣!但是目前产业化的结果是大家都将教育本身作为资本甚至赌本,去发展所谓教育经济!这不知道是国务院的初衷还是下面理解的偏差,或者是因为大学除了教育本身以外根本就找不到别的资本使然?由于市场化在大学里的非常规演进(这里的非常规指大学进入市场没有遵循起码的经济原则,仅仅是将国家资产作为资本进行简单的买卖,买卖权以及价格的定位完全掌握在没有起码经济训练的人手中,用行政事业的方式从事着经济行为,连成本核算概念、市场——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也不考虑),教育腐败随之应运而生,无限膨胀的欲望从此笼罩在大学上空。
   所谓本末倒置的判断,我基于这样的实际经验——大学纷纷扩招的实际理由并不是像宣称的那样让更多的人受教育,而是为了滚滚财源。因为大学完全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其规模,生源实际上就是市场的代名词,高昂的学费就成为大学迅速奔小康的保证!但是这样的结果就几乎是完全放弃教育。就我所见,在我的学校(相信所有的学校都一样),每年招生季节是最让某些人兴奋的时候。(至于招生环节的腐败与黑箱我在此不赘述,我当然也无法更无需去收集证据,因为完全可以想象,最近关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黑钱事件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切身感受的是,像我身处的这个“三闾”大学,不足350亩的校园,教师不到1000名、只有一撞8层的教学楼,居然能够接受13000多名学生,过重的负担以至于教师全部成为讲课机器,因为教室不够,很多课程就安排的周末和晚上,学生可以轮流上课,而教师和教室永远没有轮空的时候,有相当部分老师每周上30多节课,最多的每天就要从早晨到晚上上10节课,因为如此重压,我们学校把大学标准课时从每节50分钟压缩到40分钟,每天上午安排5节课、下午安排3节课,晚上安排3节课,也就是每天11节课。不仅如此,由于学生多,教师少、教室少,很多专业必修课都还得采取大班制,一个巨大的教室常常容纳近200人,这样长期疲惫的上课和这样超规模的班制,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老师在无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所谓任务不过就是在讲台上站满那几十分钟,挣得他该得的课时费,他们在为任务忙碌而不是为教育忙碌,他们晨昏不辨、“宠辱皆忘”、行色匆匆,不过是为了一个工作量的指标,当然也并不排除少数善良的老师因为实在不忍心看这些孩子们被荒废的一点点恻隐之心。说白了,这样冲锋陷阵的结果,在我们得意洋洋地宣扬培养了多少多少人才的数字的时候,只有天晓得这个数字背后有多大的真实性。这还是其次的问题,关键的还是,在紧张的教学任务中,教授们已经无暇顾及所谓学理、所谓知性的建立,连标准的装配都谈不上了,更不能期望所谓人文传统的延续。
   在市场欲望蛊惑下的欺骗性教育里,我们除了残次品和市侩外,我们还能向社会输送什么?在学校迅速脱贫奔向小康的路上,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教育被金钱强奸后的奄奄一息,是理想被践踏过的尸横遍野!
   成人教育被看成是大学的另一棵摇钱树,在没有市场化以前,成人教育的确可以被认为大学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的重要一翼,行使着特别重要的职责,也收到很好的效果。然而一旦沾染了金钱的臭味,一切都变得可疑。鄙人作为全国最差的大学中最优秀的教师,每年必然会被派往一个又一个成人教育面授点,须知,在80年代,被授以成人教育权利的老师都必须是精心挑选的,上课扎实而深入,而那时的成人学生都经过严格的考试和筛选,都是各地推选出来的精英,教学双方都十分珍惜十分努力。而现在呢,情况则大不相同,就我所上的文学课程来说,有几个关键问题让我“出离愤怒”,一是学生来源万分可疑,因为上课的过程中你完全可以感觉到他们犹如一群白痴,对你费力讲授的东西一脸茫然,起初我检讨自己的讲课方式,继而怀疑课程设置,但很快我就彻底明白他们茫然的道理了。我上专科升本科的“新时期文学”课程,在我的意识里,任何一个专科生起码应该在专科阶段学过“当代文学史”之类,所以对新时期文学应该不陌生,只是一个深入的问题,后来我才发现,我的这些“本科生”,大多数拿的专科文凭都不是中文专业的,他们来自当前中国大学专科所能开办的几乎所有的专业:数学、生物、外语、历史、德育甚至音乐、体育!这个结果把我吓得不轻,问他们为什么要中途转科,回答更让我无法言说,他们说中文好过关,容易拿文凭,不过是死记硬背而已。再说了,他们也并非想这样像白痴一样来学,是因为当地所在单位强迫他们读本科,为本单位学历结构作贡献。这个难堪的现实,就把大学推到了与学生以文凭合谋欺骗社会的轨道上,至于这一点,天地良心,大学最为清楚。二是教育目的完全异化,因为在每次面授动员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就是要保证及格率和过关率,这个保证完全可以翻译为是对市场占有率的保证,对收入的保证!谁都不必管什么教学效果人才质量!其他课程其他系科我不知道,对于大多数文学知识相当于小学水平的学生来说,我保证其及格的手段只有一个——放水!一般在校本科生必须一学期才能学完的课程,在函授时仅仅安排3、4天时间集中拉完,即使老师是天才,学生是天才也不能胜此重任,我不“放水”我怎么向人民以及人民币交代?——我耻辱啊,我是教师!
  
   每当我看见充斥学校各个角落的学生,看见由最简易的民工房改成的学生宿舍,看见他们在酒吧、在夜总会流连的时候,每当我看见学生越多图书馆越冷清的时候,我都不禁要问,他们的父母真值得化血汗钱将他们送到这里来虚度吗?他们既然在这里什么都不能得到,值得赔上4年的青春吗?这样的大学能给他们什么?冷漠、自私、虚伪、对财富的欲望、对知识的轻慢,还有对大学精神本身的侮辱!如果仅仅是为了将大量中学毕业生赶进一个有围墙的地方圈养起来,以暂时缓解社会就业与治安的问题,我们又何必这样去寻找光明的理由,让大学来蒙此羞辱?每当看见媒体上赤裸裸的招生广告,我也不禁要问,一个大学的广告居然比普通商业广告更加恬不知耻,中国大学除了金钱就没有其他可以追求的吗?至于抢夺生源、空许承诺、营私舞弊等而下之的做派比商场更为惨不忍睹,基本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了!
   大学扩招,种下的即使是龙种,最终收获的也一定是跳蚤!
  
   到此,有必要再次提及我们的那个因贫困而自杀的女生,她的生命或许是绝对的社会贫困、或许是中国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夺去的,但是大学难道就有理由躲在这个社会问题的背后庆幸自己的面前有挡箭牌吗?在公平原则危机的今日,我们不但毫无选择地维护着制度的非法性,而且承担教育主体任务的我们,从来也不追问自己在巧取豪夺的社会中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我想问的是,在我们理直气壮地声称“为稻粱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完全在社会苦难的现场别过脸去吗?在我们实行收费教育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在探询那些来自农村,经过千辛万苦考来的学生,他们的学费是怎样筹集的呢?而在我们的大学里,又有几个官员了解贫困学生们手中有多少帐单呢?当一个政府把本来该自己承担的教育任务通过所谓市场化改革,转嫁给社会和大学以后,政府职责通过学校当局来行使的时候,急功近利的大学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深渊呢?
  
   三是浮夸风泛滥虚构着大学教育的神话。这决不是新鲜的话题,但身处其中感受弥切。
   首先是学校升级成风,专科向本科、学院向大学、普通大学向重点大学、专科大学向综合大学……等等,而升级的条件据说有若干软硬指标。但是就目前我校升级过程来看,几乎就是一场闹剧,在迎接检查、考评之前的突击冲刺、各项指标的东拼西凑就不再去谈它了,单是在上级考评小组到来之前我们手中接到的校当局用于统一口径的小纸条就让人大倒胃口,上面有这样一些数据:正教授多少、副教授多少(有许多是外校临时借来的),博士学科多少(当时根本就没有)、重点学科多少,图书馆藏书多少等,数据都是虚假的,所以,在考评小组离开以后,我第一次有向上级表功的冲动,向领导汇报时是这样一副口气:这次我表现很好,一句真话都没有说!那个听我汇报的既是哥们又是书记的领导顿时失语!这在别人听来肯定是笑话,但它的确是真的。“我院”成功地升为“我校”以后,我们看到的是校门从新修葺,花园更加洋盘。这是形象固然重要,但应该与这些“形象”相适应的内里的东西却不足与外人道,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从我院到我校仍然延续着10年不建教工宿舍的传统,公共设施仍然没有添加的迹象……!升级,不过是学校当局领导下的集体舞弊,或许我们期待升级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但这个好处的换取牺牲了我们作为大学教师的基本准则,我们的不诚实种下了无法剔出的祸根,面对天真的学生,我们将无地自容!其实学校升级理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它依靠实力作证良心保底。如果这样挖空心思的蒙混过关,不加掩饰地集体作假,不得不让人怀疑只有这么一些解释:尽快地为权力寻找提升的借口,无情地为市场拓展更残酷的空间,贪婪地为掠夺建造更具欺骗性的平台!现在流行的大学城建设,就其规模和投入来讲,都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完全背离教育原则,因为当权者已经明白,搞批发市场当然比零售更具魅力,完全忽视了不同大学本身应该具有的风格与特点。当然,搞这样的大学城本身就是一个“项目”,而项目这个东西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意味着圈钱、意味着一个缔造富翁的运动,我们都很明白,根本无须需审计风暴的提醒!
   其次是以适应社会的名义,大兴增设学科之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大学新兴学科也应运而生,这本来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当大学搭乘市场的快车,以追求效益为目标的学科建设一旦蔚然成风,势必形成这样的现象,许多大学不管自己师资情况如何,也不管对该学科有无实际研究,只要是能赚钱的学科就盲目上马,一时间各个大学竞相开设广告专业、影视专业、商品学专业、经济管理专业、文秘与公关专业等等,这些专业说白了都是市场泡沫,我所在的大学,本来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师范学院,老师们也不过是这个学院或别的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但是,这些从来没有进入过市场,没有实际经验的人,突然之间就开始对市场指手画脚,开始在讲台上纵论天下经济。最为不可忍受的是,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从来就不愿意在师资培训上化功夫,尽管知道老师们对这样的学科也只是门外汉,但是培训需要金钱,这个投入在当局看来是不划算的,所以这些新学科的老师们在学生面前的优势只是早一天熟悉教材而已。恰恰是这样的学科竟然成了当今大学的显学,也成为大学开拓市场树立形象的一张标签,似乎没有这样的专业就没有市场,就不是现代化的大学。究竟这样的专业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大学是不会去考虑的。随着学科泡沫的翻涨出现的是学位过热和文凭过热现象,为了充实所谓的学科梯队,硕士博士成为当然的条件,于是各类学科的硕士博士点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而这些所谓的“点”也不过是滥竽充数,其“点”的情形与新开专业同出一辙,不过是为金钱而设,大致教育学科审批机构在这中间没有少拿好处。我所在的系,就曾经在一年之中考上一个兄弟学校5名博士,在报考之前,两个学校的频繁往来和亲密接触更不在话下。其实,这中间就是体现的一种市场操作,我们需要学位来装点门面,兄弟大学需要通过代培博士来找钱,至于考试本身和攻读本身,只是一个过场。大家都深恶痛绝的文凭买卖和交易,大学是始作俑者,说得刻薄一些,大学是制造和贩卖“假文凭”的最大骗子!


(文:一名大学教师)

[转帖]一名大学教师的重度思考

这是在军事版移过来的。

这个精华有点牵强?

TOP

[转帖]一名大学教师的重度思考

是有这种感觉.

TOP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