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流浪的逍遥在 2006/08/02 00:55am 第 2 次编辑]
以一段话开头:
Blogger 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一文中提到“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什么是Blog
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后来缩写为Blog。Blog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什么是Blogger
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简单的说Blogger是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在网上写日记。
Blog的中文译名
关于Blog/Blogger的中文名称,其实有很多争论,有称为“博客”,也有称为“网志”,台湾还有称之为“部落格/部落客”。
关于Blog的几个说法
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旧媒体(oldmedia)→新媒体(newmedia)→自媒体(wemedia)。
Blog的种类
1、基本的博客:Blog中最简单的形式。单个的作者对于特定的话题提供相关的资源,发表简短的评论。这些话题几乎可以涉及人类的所有领域。
2、小组博客:基本的博客的简单变型,一些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博客日志,有时候作者不仅能编辑自己的内容,还能够编辑别人的条目。这种形式的博客能够使得小组成员就一些共同的话题进行讨论,甚至可以共同协商完成同一个项目。
3、亲朋之间的博客:这种类型博客的成员主要由亲属或朋友构成,他们是一种生活圈、一个家庭或一群项目小组的成员。
4、协作式的博客:与小组博客相似,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共同讨论使得参与者在某些方法或问题上达成一致,通常把协作式的博客定义为允许任何人参与、发表言论、讨论问题的博客日志。
5、公共社区博客:公共出版在几年以前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没有持久有效的商业模型而销声匿迹了。廉价的博客与这种公共出版系统有着同样的目标,但是使用更方便,所花的代价更小,所以也更容易生存。
6、商业、企业、广告型的博客:对于这种类型博客的管理类似于通常网站的WEB广告管理。
7、知识库博客,或者叫K-LOG:基于博客的知识管理将越来越广泛,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那些原来只是由部分工作人员拥有的、保存在文件档案或者个人电脑中的信息资料。知识库博客提供给了新闻机构、教育单位、商业企业和个人一种重要的内部管理工具。
Blog存在的方式
1、托管博客: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只要去免费注册申请即可拥有自己的Blog空间,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
2、自建独立网站的Blogger: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需要一定的条件。
3、附属Blogger:将自己的Blog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如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这三类之间可以演变,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拥有多种博客网站。
海岸线现在处于低迷期,现有的论坛资源或者现有的宣传力量可以说,不能再来带动更多的点击量与关注,此时,就需要推出跟上潮流的服务来再次吸引回大家的注意力。
Blog的使用必然出现一个空间使用问题,到底允许多少人使用Blog或者到底什么条件前提下才允许申请使用Blog?我的建议是,在存在较多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在某一时间段内,比如某月日至某月日时间内允许会员自由申请Blog进行公测,在空间较紧张情况下,允许限定数量或其他限制条件的会员申请Blog服务进行公测。
在Blog开发过程中是由海岸线论坛人员完成开发工作,可以做到锻炼海岸线自己的开发团队作用,踏实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也有助于以后的发展工作需要。
在关于市场方面,个人见解是分析同样产品或者同样项目的占有率以及技术可行性,但是在项目尚未正式立项就要求得到确切答复项目能否得到预计或者其他数值的回报,从软件行业的现状来说,个人尚未发现在立项前就能确保项目100%得到收益。任何项目的立项都存在一定风险性,如果予以项目审批通过并有合理计划安排,那么项目的实施将可能得到较满意的完成。倘若要求预言般要求项目在未审批时就确切预知在最后能得到何种收益,本人只能按照软件工程的步骤一一分析执行,软件工程是按照工程化思想来实施项目开发,软件工程工作不是预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