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街头涂鸦-自由发泄 [打印本页]

作者: 残影    时间: 2007-4-3 13:07     标题: 街头涂鸦-自由发泄

一、 社会背景:|

1960年代到80年代的纽约市区是个充满热诚而又讲求快速步调的城市,居住环境的狭隘,使得人们把生活暴露在街头,加上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日益悬殊,对于生活在此种社会压力下的次文化社会边缘人,已经足以构成所谓的反文化小团体。更何况贫民区里有着一群被视为社会问题根源的失业、失学的西班牙裔和黑人青年。他们在反种族歧视、反战、反性压抑、反权力压抑的运动思潮中,触及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带来的种族、贫穷、就业的压力等问题,形成了一股地域性的反文化社会行为。涂鸦起源于濒临毁灭的纽约社会边缘,由一群敢于向当局挑战、向传统挑战、向社会挑战的年轻人将世俗文化的碎片重新架构起来,它开始于60年代的后期,至80年代盛行不衰。与摇滚、饶舌、街舞一起成为青年人自由的发泄的形式。它的爱好者也从贫民区的底层人发展到了整个年轻人的范围。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涂鸦逐渐被推向前台,出现了一批专门以此为生的艺术家,涂鸦的艺术风格有了很大的转变。

二、涂鸦之意:

涂鸦(Graffito)在意大利文中的含义是“乱写”,而涂鸦(Graffiti)(复数形式)则是指在墙壁上乱涂写出的图像或画。基本上,Graffiti是一种近乎于书写的行为,文字占相当多数,形象的符号或图形、标志等也是常见的内容,但多半的涂鸦还是以类似书写的方式、扼要的表明意图,而不去刻意的细致描绘。

三、涂鸦的形成和发展:

涂鸦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游走于法律与艺术之间,但是其违法的不是其画中所蕴含的内涵或者其绘画形式,而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1970年代初期,当罐装喷漆随处可以购得后,展示涂鸦艺术的空间扩大了,众多的涂鸦出现在火车站台、车厢、广场、街道墙壁、厕所墙壁上。涂鸦艺术达到鼎盛,但也由于绘画空间的不合法性,开始遭到警方的制裁。
早期的涂鸦(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首先是政治激进分子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或街头帮派分子争夺领地的标志之用,最初是出现在地下铁的车厢内外部,籍着流动的地铁传播他们的思想和声音。或者由特殊的代号字符和阴影用法来区分不同的地盘和信息。
七十年代初期,这个时期的涂鸦创作以文字为主,那些涂鸦画的创作者称自己为“写手”(writer),而非“画家”(painter),一般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绘画地盘和自己的独特风格。大部分的涂鸦作者都不是专业艺术家或者美术系的学生,而是来自纽约最贫穷的布拉克斯、布鲁克林和哈林取得街头少年。涂鸦的作者以喷漆瓶作为渲染情绪的画笔,表达自己对现今社会的看法和立场,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和向往。他们为了躲避警察,往往在夜间作画,而且作画速度非常快,人们一大早醒来,就会发现某块墙壁已经被色彩鲜艳的涂鸦所充斥。涂鸦这种行为本身就带着一种反叛权威、反叛社会的意味。而涂鸦本身则是一种表达的形式。这样的表达行为从艺术的角度而言,可以称得上为一种“行为艺术”,很快地就引起了社会、政界、媒体以及主流艺术德注意。1971年,纽约社区和当地的媒体注意到涂鸦反映出一种对社会的不平情绪,《纽约时报》专门刊文介绍涂鸦,以及一位在纽约城的墙上、门上、广告看板上留下“TAKI 183”标志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的本名叫德密特里(Demetrius),TAKI是他的绰号,183则源自于他居住的街道。该报将德密特里视为一位带着有趣的嗜好的反叛英雄。这一年标志着涂鸦作为一种亚文化从地下走上街头。这期间知名的涂鸦画家包括 JULIO 204,FRANK 207,JOE 163等。经过媒体的渲染,一群崇拜TAKI的年轻人开始追随他的涂鸦反叛,纽约城的涂鸦运动大肆蔓延,成群的画家涌现,涂鸦者多是低下阶级的年轻人、西班牙裔或是黑人,藉喷漆作为反抗社会的武器。纽约城内的各个区以地铁线为界并以地铁车厢为主体展开竞赛。因为地铁无远弗届的宣传效果,成千上万的乘客都成了观众,其效果远胜过电视或其它媒体,并且是免费的。这些举动导致纽约地铁遭到涂鸦者的严重破坏,不论车厢内外、车站,没有一个空白处被放过。涂鸦也因此成为纽约地铁史的一个部分。并且从此涂鸦文字逐渐减少,大型复杂的卡通图像逐渐成为涂鸦的主要内容。学院派的艺术家也开始跟进,出现了专业的涂鸦艺术家,类似于联盟的团体也纷纷出现,之后涂鸦绘画也开始进驻画廊,供人“欣赏”、“收藏”、“买卖”、“投资”。世界各国纷纷兴起了一股涂鸦热潮。但是随着涂鸦艺术从后台走上前台,带上了商业化的烙印,涂鸦艺术的命运就和同时期崛起的摇滚乐十分类似。从人们反抗社会体制、表达内心不满、发泄情绪、控诉社会、展现自我、挥洒个性的创作形态,被整个资本主义体系收编,从原先的反文化先锋成为商业文化艺术的主流。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纽约的画廊开始举办涂鸦艺术展览,把街头的涂鸦艺术家请到画廊中来,涂鸦因而成为的艺术创作形式。重要的展览活动有:

1.最早的涂鸦艺术展览是1972由纽约曼哈顿的苏活区的「刀片画廊」举办。
2.1975年联合涂鸦艺术家(United Graffiti Artists)在纽约的「艺术家空间」展出。
3.1980年推出「时代广场展」-「涂鸦」从此真正开始大批地展示,并引起艺术界的瞩目。
4.1983年是涂鸦艺术的顛峰期,首次的美术馆大展在鹿特丹的伯依曼斯-范·波尼肯美术馆(Boymans-van Beuningen Museum)展出。
5.「后涂鸦」的展览则在辛德尼·杰尼斯(Sidney Janis)的画廊举办。

四、涂鸦的风格:

1.早期涂鸦喜好以单一色彩,将文字重复,将以突出。
2.接着,将文字形式箭矢化为王冠,让它戴在人物头顶上以示庄严。
3.后來,以耀眼、醒目、突出为目标,开始以高彩度喷漆在地铁或大街道上大写自己的诨名并以对比色或黑色将其围绕,甚至又以镶条、斜纹、星形、西洋棋盘或圆点图案等装饰,希望將名字凸现出来。
4.70年代中期,以改变自我的象征形式出现,內容大多为卡通影片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大多以被攻击的姿势出现。
5.涂鸦背景愈來愈复杂,喷漆因为装置的改良而使功能发挥到极限,燃烧的太阳、星星、子弹划风而过,风景画、自画像、抽象符号等,组合并重生出另一个有趣的画面。

五、涂鸦者与涂鸦艺术家的差异:

1.涂鸦者没有传统的包袱,可以自由创作,直接传达其情绪;受过学校训练的涂鸦艺术家则以美学的态度来较为间接的反映社会现状
2.涂鸦者以一种特殊记号的签名方式,来制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涂鸦艺术家则以一种去除个人化的风格融入群众中,其作品风格如广告或政治宣言,以标准印刷字体签名。

六、从视觉文化的角度看涂鸦艺术

    提到涂鸦,人们往往想到这样的场景:破旧的地铁站台、昏暗的酒吧门口、污秽的厕所内墙,一群穿着怪异的年轻人,手拿着喷漆罐,快速的绘制出一个个夸张地符号、卡通人物、变形的各种象征符号。突然,警车呼啸而来,这群年轻人纷纷做四处逃窜。这种场景通常给予人这样的看法:涂鸦是一种破坏、污损、疯狂、侵犯、恐吓的行为。但如果能够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则可以发现涂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性产物,和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一样,是反映人的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被压制者或没有发言权者个性化的表白,例如,卡吉(John Cage)就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涂鸦记号;1974年作家诺曼o梅勒(Norman Mailer)在她出版的「涂鸦的信仰」这本书中,把涂鸦的现象看做是对罪恶的工商文明之种族性反叛,并將它浪漫地解释为社会自由的无秩序性表示。
作者: 刺猬    时间: 2007-4-3 14:35

路过!顶一下:)
作者: nangkeng    时间: 2007-4-3 20:32

小广告的延伸~~~
作者: 残影    时间: 2007-4-4 12:45

现在貌似只有广告了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