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夜 澜 书 香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4-10-12 09:49
标题:
夜 澜 书 香
每当夜深人静,总喜欢捧着一本书细细阅读,品味书中的故事、人物及描写,随着文字一起被感动。对于读书,本人是不太挑剔的,无论是小说、散文抑或是诗歌都略有涉猎,有时一张报纸副刊,也能读之入神。读书读的多了,却也生出无限感慨出来。
偶遇一位“先锋”和“前卫”的散文名家,其对于新的思维、手法、时尚、小资等津津乐道,认为写作也要“与时俱进”,就要将那些零乱的、抽象的物或人或声音组合在一起,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去表达,用一些极尽可能的夸张的语言去比喻,就算是当世美文了。他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聂绀弩回忆亡妻时,曾经写过一首诗,中间有这样一句:怕听收音机里唱,梁山伯与祝英台。乍一看去,是俗而又俗的句子,却表达了最深挚的感情。我看了一遍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并且每一想起,就不由自主地为此而感动起来。
读书读的多了,你就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有的作者在行文时,总时不时地借用某名人的一段话或其一句经典,来证明其学识渊博。至少,在目前许多书籍中,这样的书不是少数。笔者认为:名言之所以成为名言,经典之所成为经典,并不仅仅是它出自某名人之口,而是作者本人借主人公之口说出来的罢了。或者说是作者本人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通过灵性的感悟和理性的总结而得出来的。就如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动世界的名言,但笔者认为,不如看作是奥斯托罗夫斯基说的更贴切。一句话,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所在。那么,借用“名言、经典”入书能证明什么?只能证明作者本人的水平一般而已。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大学者写出来的文章就那么耐读呢?他们的文章中没有什么哗众取宠的句子,似涓涓细流,娓娓道来,却偏偏能将你感动。字里行间,看不出“可有可无的字、句、段”,也看不出生造的“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美”的毛病。那位先生的散文大作,看过几篇的,其中有一篇看了至少五六遍吧,才看出点眉目出来,大致是一个建筑工地上一群建筑工人,他们在烈日下付出的那些苦力、那些汗水以及他们的希望,甚至他铁定那个年纪小的年青人一生的理想无非是挣钱、修房、娶媳妇……在他的行文和口吻里,看出他对自己的生活是满足的,他同时也认为是高尚的。那些人看到他很优雅的喝茶和写作,是一种多么羡慕的目光。由此伴生出他高傲的写作冲动,写那些他看到的别人的世界和所谓的那个世界里的故事。
“文以辨法为能,不以繁缛为巧”,这是古今为文者所共知的。但遗憾的是,“以繁缛为巧”的“长而且空”的文章仍然不少,使人看了就头痛。我欣赏那位先生文章中近乎梦呓的行文,和让我头痛的散漫,却绝不敢苟同。曾记得陶渊明写过一篇《陨盗》的超短小说: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25个字就如此生动的把人物、事件和情节叙述出来,简练到令人想起四个字:惜墨如金!
还让我想起了刘禹锡80字的《陋室铭》,王安石90字的《读孟尝君传》,归有光112字的《寒花葬志》,周敦颐119字的《爱莲说》等等。以上种种,都是“惜墨如金”的范例,这也是古人的写作态度。
更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杂文集《花边文学》中,收录61篇,如《刀“式”辨》却仅有300余字,多数为五六百字,最长的也不超过1000字。这些文章都是那样的简洁和洗练,的确是一位继往开来的语言大师。
平淡中隐含厚重,简洁中体现丰满!一个善于运用通俗、形象、准确、纯净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还将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短而不空,的确很不容易。央视曾在黄金时间里播出过金庸与纯文学的一场对话,何祚庥老先生在现场说过这样一句话:宁可去读一本故事情节起伏宕荡的武侠小说,也不去看抽象的、虚幻的假、大、空的伪文学!此语一出现场掌声雷动,就连金庸先生也用力鼓掌。
捧着一本耐读的书,伴着孤寂的月色静静地品味,的确是一种享受,让人觉得夜是香的!不是吗?
作者:
Nimikle
时间:
2004-10-12 12:45
标题:
夜 澜 书 香
夜里
我也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会儿书
或者是想点什么东西
作者:
椰子树
时间:
2004-10-12 16:47
标题:
夜 澜 书 香
得一本好书
我会快乐好长时间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