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溢出:指入侵者在程序的有关输入项目中了输入了超过规定长度的字符串,超过的部分通常就是入侵者想要执行的攻击代码,而程序编写者又没有进行输入长度的检查,最终导致多出的攻击代码占据了输入缓冲区后的内存而执行。别以为为登录用户名留出了200个字符就够了而不再做长度检查,所谓防小人不防君子,入侵者会想尽一切办法尝试攻击的途径的。
意料外的联合使用问题:一个程序经常由功能不同的多层代码组成,甚至会涉及到最底层的操作系统级别。入侵者通常会利用这个特点为不同的层输入不同的内容,以达到窃取信息的目的。例如:对于由Perl编写的程序,入侵者可以在程序的输入项目中输入类似“| mail < /etc/passwd”的字符串,从而使perl让操作系统调用邮件程序,并发送出重要的密码文件给入侵者。借刀杀人、借Mail送“信”,实在是高!
不对输入内容进行预期检查:有些编程人员怕麻烦,对输入内容不进行预期的匹配检查,使入侵者输送炸弹的工作轻松简单。
Race conditions:多任务多线程的程序越来越多,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Race conditions的问题。比如说:程序A和程序B都按照“读/改/写”的顺序操作一个文件,当A进行完读和改的工作时,B启动立即执行完“读/改/写”的全部工作,这时A继续执行写工作,结果是A的操作没有了表现!入侵者就可能利用这个处理顺序上的漏洞改写某些重要文件从而达到闯入系统的目的,所以,编程人员要注意文件操作的顺序以及锁定等问题。
2、系统配置不当
默认配置的不足:许多系统安装后都有默认的安全配置信息,通常被称为easy to use。但遗憾的是,easy to use还意味着easy to break in。所以,一定对默认配置进行扬弃的工作。
管理员懒散:懒散的表现之一就是系统安装后保持管理员口令的空值,而且随后不进行修改。要知道,入侵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搜索网络上是否有这样的管理员为空口令的机器。
临时端口:有时候为了测试之用,管理员会在机器上打开一个临时端口,但测试完后却忘记了禁止它,这样就会给入侵者有洞可寻、有漏可钻。通常的解决策略是:除非一个端口是必须使用的,否则禁止它!一般情况下,安全审计数据包可用于发现这样的端口并通知管理者。
信任关系:网络间的系统经常建立信任关系以方便资源共享,但这也给入侵者带来借牛打力、间接攻击的可能,例如,只要攻破信任群中的一个机器,就有可能进一步攻击其他的机器。所以,要对信任关系严格审核、确保真正的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