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开封“城摞城”神秘面纱
[打印本页]
作者:
黑色叶子
时间:
2005-8-3 05:51
标题:
开封“城摞城”神秘面纱
历经20年考古发掘,我国考古学家近日宣布,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一直在古都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封市文物管理处处长、研究员丘刚说,除最底层的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术手段所限未能发现外,其余5座城池均已相继发现和初步探明。至此,“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个一直流传在开封民间的神秘传说,终于被考古证实。
考古资料表明,发现的5座城池基本处在同一区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开封城,最下面的则是唐代中原重镇汴州城,其中城市规模最为庞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北宋国都东京城。
据专家介绍,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后2200多年间,历代统治者在这块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东京三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相传,战乱与河水泥沙一次次将这些辉煌一时的名城掩埋,人们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园,掩埋在泥沙深处的座座古城,就“叠罗汉”般叠加起来。
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长达168年,当时的国都东京城却在盛极之后又神秘消失。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都城之一,寻找它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工作者的目标。梦寐以求的机遇终于在1981年出现:在开封龙亭湖底清淤过程中,规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遗址突然浮现,据史书记载,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宫基址上修建起来的。周王府的下面,真的埋藏着一座千年皇城吗?
大规模的“宋城考古”从此拉开了帷幕,东京城终于呈现在考古工作者面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北宋东京城是一个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由内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内城、外城,并各有护城壕沟的都城。它不仅城高池深,而且墙外有墙,城中套城。周长近30公里、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的外城遗址全部淤埋于地下2米~8米的深处,在对外城西南角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外城城墙仍残高8.7米,城墙底宽34.2米,顶宽4米,版筑的城墙异常坚硬。
在寻找宋城的过程中,还意外发现了很多上下叠压在一起的其它城址,由此撩开了传说中开封城下“城摞城”的神秘面纱。
在今日开封著名的龙亭景区地下约8米深处,是北宋东京城的皇城遗址所在地,它分别与金皇城与明周王府紫禁城遗址相叠压。内城是东京城的第二道城墙,它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考古勘测还表明,北宋内城较现存的开封明清城略小,其东西墙坐落在唐汴州东西墙之上,上层又与明清开封城相叠压。其南北墙则分别处于今开封旧城区南北部一带,残墙距地表10米~12米。
为探明宋金城墙的结构和叠压关系,考古工作者在宋内城北墙西段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情况表明,明、金、宋三座城墙自上而下叠压在一起,城墙虽系夯土版筑而成,但夯层、夯窝均有明显区别。明周王府萧墙遗址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淤埋于地面下3米至5米深。从周王府紫禁城北墙的城墙解剖情况看,发现城墙分为两部分,上层为明周王府紫禁城北墙,下层为宋皇城北墙,两墙相互叠压在一起,证实了明周王府确系利用宋宫旧基建造而成。
考古勘探还证实,位于“城摞城”最底部的唐汴州城,其东西墙叠压在北宋东西内墙的东西墙下,南北墙则由于金代后期的毁坏,残墙淤埋于现地表下10米到12米深处,城墙残高1米至3米、残宽10米左右。
除了“城摞城”、“墙摞墙”,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
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市旧城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御街,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发掘出一条晚清时期的古马道遗迹,并在其下深约1米处,又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人行道和礓(旁石加察)清晰可见的古马道遗迹。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第二层古马道下约50厘米深处,又发掘出一条砖层腐损严重、使用时间较长、年代更为久远的古马道。三层古马道上下层层相叠,以立体的形式真切展示了开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再次为“城摞城”现象的研究增添了更为确凿的实证。
“城摞城”景观将得到开发
正当学术界为“城摞城”奇观的揭示兴奋不已的时候,有关部门也着手选取具备条件的典型地点,在进行科学保护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开发展示,以使今天的人们能一睹开封城下“城摞城、路摞路、马道摞马道”景观的神奇,感受七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示开封北宋皇家园林风韵的金明池遗址公园已经开工建设,不久将重现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画作《金明池争标图》所描绘的胜景。深埋地下12米至15米处的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考古工作者已探明了它的位置、范围和形制。
被誉为“中国地下赵州桥”的古州桥遗址,是北宋著名的州桥夜市、汴京八景之一的“州桥明月”,《水浒》中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有关部门计划在这里建设一座地下博物馆,前期设计、开发方案和论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开封市文物处处长丘刚介绍说,开发利用这样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桥,是因为它能够形象展示开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的古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年至783年),后经五代、宋、元,在明末崇祯15年(1642年)的黄河特大水患中被淤埋。
考古发掘的情况表明,这座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为砖石结构的拱型桥,桥面呈青石板铺墁。经考证,州桥下部为宋代基址,上部为明代所修,州桥桥面距地表深4.3米,桥底距地表约11米。丘刚说,如果地下博物馆建成,仅古州桥宽30米、高6米的券洞便可容纳近千人。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发掘出三层古马道,在相距1.5米的距离内,上下层层相叠,以立体的形式真切展示了开封城下“马道摞马道”的奇景,将其建设成为“城摞城遗址博物馆”的方案也正在设计中。
今天繁忙的中山路是1000多年来这座城市不变的南北中轴线,其下叠压着清、明时期的路面和北宋的御街遗址,形成“路摞路”现象。由于这几处遗址多埋藏较深,且处于今天的交通要道不易进行发掘、开发,开封市的文物管理处准备在中山路沿线的上述遗址处设立标识牌,分别介绍其历史沿革和考古发现情况。
据介绍,由于“城摞城”景观的开发面临着地下水位高、遗址埋藏深和淤沙积厚等技术难题,所有的开发方案都是在规划、文物、建筑、水利等部门的专家充分科学论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制订出来的,并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才付诸实施。
为何独厚“开封城”?
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大部分都城由于兵火战乱城毁国亡诸原因,都采取了抛开旧都城、另选新址营建都城的做法。而古都开封虽历经兵燹水患,基本上都是在旧城址上屡建屡淹,又屡淹屡建,形成奇特的“城摞城”现象。当时的统治者为何这样对开封情有独钟呢?
开封市文物处处长、研究员丘刚解释说:“一座都城得以形成,需具备一些必要的因素,如自然环境、经济、军事和社会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从自然环境上看,开封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建都之地。自古以来,开封周围地势坦荡,不仅没有大山,就连丘阜也很难见到,不像长安、洛阳、北京等都有天然屏障,四塞险固而利于守。同时,开封一带地势低洼卑湿,古时就被称为“斥卤之地”。
但开封与其他古都相比,却有着极为优越的水利网络设施,这里一马平川,河湖密布,交通便利。不但有人工开凿的运河鸿沟(汴河)可与黄河、淮河沟通,还有蔡河、五丈河等诸多河流,并且开封还是这些河流的中枢和向外辐射的水上交通要道,这一点是国内其他古都远远不能比拟的。
专家介绍说,一个政权建立伊始,首先要解决的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物资,而这些物资需要在都城的附近就能获得。开封到了唐代,随着京杭大运河的通航,汴州又恰巧处于通济渠(汴河)要冲,又是通往东都洛阳和唐都长安的重要门户,汴河南通江淮,大批江南的富饶物资可直达汴州。而此时的关中由于连年战乱,经济凋零不堪,长安、洛阳更是屡遭战争破坏,亦非昔日旧观。虽然在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欲迁都洛阳或长安,但最终还是服从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实际上也是服从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客观情况。
而从文化地理角度看,开封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战国时期的魏国之所以迁都这里,一方面是避开强秦侵扰,更重要的是为了进取中原而谋取霸业。尤其是辉煌时期的北宋东京城又成为“富丽甲天下”的世界名都,造成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理念上认为开封是一个王气很盛的城市,即所谓“夷门自古帝王州”,因而在历史上,开封虽饱经兵火水患,人们也轻易不愿放弃这块宝地。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更能说明:明末崇祯年间的那场空前的特大水患后,开封城几成平地,已是“黄沙白草,一望丘墟。”清初有人提出将省会由开封迁至许昌,但始终没有被清政府采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封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作为七朝建都之地和“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名都大邑,开封这座历史古城在中原民众心目中的中心地位依然存在,这也是清政府维护中原地区局势稳定的象征,其地位和名气是中原其他城市远远不能比拟的。所以,清政府只是在明开封城墙的废墟上加高增筑墙体,而将河南省省会仍旧放在开封。
地上有“悬河” 地下“城摞城”
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
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的上百座大中小城市里,像开封这样与黄河关系如此密切的城市恐怕并不多见。
漫步在开封以北约10公里处著名的柳园口黄河大堤上,可清楚地看到黄河之水已高出两岸的地面3米到5米。大堤北边的黄河在奔流,大堤南边的村庄、树木、农田,好像落在凹坑里,连那高大的杨树梢,也比不上大堤高。
开封黄河河务局曾经实地测量,柳园口黄河段的河床底部,比宋金皇宫遗址处的龙亭公园内地地面高11.49米。
据专家介绍,在黄河流域,开封属中下游地区。穿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后,黄河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降低,从中上游带来的巨量泥沙,至此便大量沉积下来。到了开封境内,这种现象最为明显。据统计,每年有3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内,使这段河床每年平均升高10厘米。这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开封河段已逐步形成闻名中外的“悬河”奇观。清代的史书中就有如下记载:开封城“城在釜底,仰视黄河……”
黄河水患威胁历来以下游最为严重,北抵天津,南达江淮,在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大平原上,两千多年间几乎到处都有黄河决溢、改道留下的痕迹,更直接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没于地面下。经考古发掘证实:开封“城摞城”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在今地面下10余米深;唐汴州城距地面10米深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深,金汴京城约6米深,明开封城约5米-6米深,清开封城约3米深。
国家开展治黄行动以来,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黄河已实现55年伏秋大汛未决口的伟大成就。然而,黄河防汛部门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地上悬河”之势愈加险峻,河床同大堤赛跑的局面仍未有改观。每到汛期,开封军民都要奋战在黄河大堤上严防死守,以确保古都安全。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地上悬河”,地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如今又成为外地人来古城开封游览的一大特色。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这一景观正在得到逐步开发。
专家评说: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开封“城摞城”奇观的神秘面纱正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被层层撩开,随之呈现出来的这一独特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著名历史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显得异常激动:“城摞城”现象在文献中早有记载,但一直没有考古材料证明,如果没有考古工作的手段更新和学术研究的进步,很难像今天这样将“城摞城”遗迹揭示得如此清楚和准确。
他说,由于黄河多泥沙的独特水文特性,黄河流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邑遭受了与开封城同样的命运,但开封是七朝古都,像它这样叠压得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朱士光教授还对“城摞城”现象的学术研究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层层叠压起来的5座城池,立体地展现了开封自建城以来2000多年来的古代城市变迁史。它就像“活的化石”,层层对其进行准确地剥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特点、建筑规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以及相关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座开封城,也是一部王朝更替史。
对于20年来一直在古都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封市文物处处长、研究员丘刚来说,对“城摞城”现象的揭示和研究,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说,“城摞城”现象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河在中国古代沿黄城市的兴起、发展、衰亡,以及对中华民族的繁衍、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影响力,都生动、具体地浓缩在了“城摞城”中。从另外的意义上说,“城摞城”对于研究黄河的泛滥、泥沙的淤积和灾变现象等等,都提供了大量材料。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说,6座开封城像塔样层层叠压,特别是从唐代到现在的2000多年间,这座城市的中轴线没有变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作为宋史专家,程民生对考古过程中揭示出的北宋东京城特别感兴趣。他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是官府所在地,到了北宋东京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那时的东京城市结构已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坊市制,呈现出开放的新型城市面貌,在中国都城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城摞城”现象为对比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变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程民生还说,开封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都城魏大梁城,曾被整体淹没,它应该比现在发现的东京城保存得更为完整,如果有一天能借助更加先进的考古手段将其找到,考古材料进一步丰富,那么“城摞城”现象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性会更加突显。
“城市的叠压其实就是文明的叠压”,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开封城几度被深埋,但开封人民始终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重建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表示,文物部门已着手进行“城摞城”保护和展示方案,以启迪子孙后代,热爱黄河母亲,热爱祖国,不断创造新文明。
功也黄河毁也黄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探究开封“城摞城”奇观形成原因时,专家用一句话来概括开封城千百年来的兴衰,那就是: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纵观开封城3000年的发展史,其数度衰沉都与一个‘河’字脱不了关系。”长期在开封从事考古研究的研究员丘刚说。
据了解,开封作为城市,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当属战国时代魏都大梁城。当时的魏惠王所以第一个选中开封建都,与该地区距黄河、济水不远,水道四达不无关系。他迁都大梁不久,就组织大批人力在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即历史上有名的鸿沟。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条鸿沟,导致了大梁城被毁。
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两国曾在大梁城下展开过一场激战。由于久攻不下,秦兵就经黄河引鸿沟水灌大梁,水围3个月后繁盛一时的大梁城遂化为一片废墟。这也是开封第一次因水患而遭到的“灭顶之灾”。
从鸿沟演变而来的汴河,成为后来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开封发展史上最鼎盛时期的北宋王朝之所以定都于此,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一个“河”字,即汴河的缘故。这时的汴河已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一条大通道,从而给开封带来空前的繁荣。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这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人们普遍认为,因为黄河泛滥,才使得这一座座古城被黄河的泥沙无情淹没。但在逐步揭开开封地下“城摞城”现象的过程中,有关专家纠正了这一认识。
据丘刚介绍,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离开封数百里。它虽然不断决溢泛滥,但对开封并无直接影响。黄河真正开始威胁开封的安全,是在金代黄河向南大改道以后。此后的1000多年间,黄河决口300多次,其中大水进城的就有7次。史载,1305年黄河决口,把开封城淹没迨尽。1642年为退李自成农民军,明军掘黄河堤,“城从内皆巨浸,所见者钟鼓两楼、群藩殿脊、相国寺顶、周邸子城而已。”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儿墙。大水过后,37万人仅存2万余人。开封城元气大伤。
黄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风、沙、兵火侵扰,作为一代雄城的北宋东京城(故址)逐渐完全被泥沙掩埋,从地面上消失了。正是黄河的缘故,开封从国都衰落到省城,进而成为一个地区性城市,一步步走向衰落。
然而,也正因为黄河的泥沙“大被”,东京城等才得以免遭更多的兵火风沙摧残而较完整地保存给今人一份丰厚文化遗产。每念及此,不少专家学者常常感叹:毁也黄河,功也黄河。(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