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分享]秦升益:聚沙成塔
[打印本页]
作者:
黑色叶子
时间:
2006-2-4 01:45
标题:
[分享]秦升益:聚沙成塔
主持人:
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今天咱们先来说说这个,什么呀,沙子。您猜猜,我这有一袋沙子值多少钱。
谁说沙子就不值钱。说出来别吓着你,就这点值10块多呢。
不是我,而是有一个人,他就有这个本事,沙漠里普普通通不值钱的沙子经他一下子转手,立马就身价百倍千倍。你瞧这个,地砖。这是手模印手印的,这是件工艺品。另外,还有拿不来的,像井盖、发动机用的模具等等。这都是沙子做的!您说怪不怪,沙子能做这样的东西。
你粘粘试试!俗话说一盘散沙、一盘散沙。能粘上,这可是一门技术。国外人研究了多少年也没弄出个子丑寅卯来,可这个人一出手,就把一盘散沙聚在了一起,为此还拿了国家发明奖。
解说:这个人叫秦升益,安徽省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人,1961年生,却与沙子打了20多年交道。因为研究沙子,他33岁就有了正高级工程师的职称;因为研究沙子,他成为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研专家。如今他还是一家拥有5个子公司、1个科研院的集团公司的总裁,这同样还是因为研究沙子。
同期:秦升益
我就是能点沙成金
主持人:
您看现在秦升益这么自信,这么张扬,那是因为人家现在是集团公司的老总。不过,您不知道,13年前他刚来北京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
同期:秦升益
我记得我当时一个同学当时在北京工作,到他那儿住,然后自己找最便宜的旅馆
没钱呐,长期靠吃方便面,
为了节省那公共汽车一毛或者是五分钱,走啊,我从天安门广场走到中关村的
主持人:
当时的秦升益是济南铸造锻压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年轻有为,29岁就获得了机械电子工业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颇受领导器重,就在秦升益来北京之前,人家住的还是单位分的两室一厅,吃的是妻子做的可口饭菜。您想想,那时可是90年代初,两室一厅,那是什么待遇!让多少人羡慕啊!
干吗!为了心中的一个梦。这个梦是什么?说出来您可能不信。其实他就是为了能拿大锅炒沙子。就和那个炒栗子差不多。外人看:这里面能有什么技术含量,他却把此称为高科技。为了这,他甚至偷偷来到北京的中关村,中关村什么地方,那可是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区,基本上是搞电脑软件开发的。秦升益一个炒沙子的,他也来。
解说: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把秦升益的心吹动了。他梦想着在北京中关村建立公司,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变为产品。
同期:秦升益
中关村,当时在我们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是一个向往的圣地啊,所以就想到中关村来,说实话,也就是91年我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技奖大会的时候,到北京出差,我特地到中关村坐着公共汽车来回坐了好几次啊。那是看到联想、方正
解说:可是从深秋到初冬,时间过去了3个多月,秦升益向往的公司连牌照都没能注册下来。这时带来的生活费差不多要花光了,秦升益第一次感到手足无措,可他知道自己不能轻易回济南去!
主持人:
实际上,秦升益刚从济南出来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妻子反对、父母不支持,而且这事儿和研究所领导,他连提都不敢提。
同期:秦升益
我来的时候,单位肯定不同意啊,一开始,那我就请了病假到北京来。
主持人:
他以为这病假请得没人知道真情,其实啊!从研究所,到研究所的主管单位——当时的机械电子工业部,都知道了。秦升益本来以为要坏事,结果却大出意料。
同期:秦升益
非常庆幸的是机械部的领导非常开明。他说,那是好事,小秦出来办公司,机械部投资么,
主持人:
机械部都重视,看来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当然不普通了,人家小秦用和糖炒栗子差不多的大锅,就能炒出高科技产品来,你看这高科技产品就是这个。
这可跟刚才那袋沙子不一样,它叫耐高温覆膜砂!听名字挺奇怪,可咱们现代人的生活都离不了它。就拿汽车来说吧!这制造汽车发动机的模具,可就是靠这种沙子做的。
要说起20年前,咱们国家铸造业还很落后,想造点合格的零部件。这技术啊!设备啊!都得进口,就连这沙子都得进口!这沙子是澳大利亚特产,名叫锆英砂,一吨要一千美金,也就是七八千人民币呢。这钱花得,真让秦升益心疼啊!才工作没几年的他,打算自己发明点这澳大利亚特产的替代品!可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同期:秦升益
有人当着我的面就问我,秦升益你还想搞发明创造啊,带着皮笑肉不笑的那种感觉看着我,要是一般人来说感到受到很大的打击,作为我来说一笑置之,我说他不理解我
解说: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秦升益的理想与他的实际情况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一个中专生,却想要做一个连化工专家都没有做成功试验。
同期:秦升益
有的人说美国人这些发达国家科技员是傻瓜吗,他就不知道十多块钱的东西替代七千多块钱的东西来生产这些铸件吗,他们现在还仍然七千多块钱一吨的材料这一条路线,这个是走不通的。
解说:可是属牛的秦升益不信自己走不通!
同期:秦升益
不懂化工,我就从图书馆里面借了一个化工大辞典,放在枕头边上。
解说:没有科研经费,秦升益就用自己的工资去买材料。没有时间,就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来做实验。这个出身于安徽大别山区的农家孩子,天生就像牛一样有股子倔强的脾气。越崎岖的山峰他越想爬到顶峰,越难的难题他越想找到答案。
主持人:
这叫什么?这叫卖了孩子买笼屉,不蒸馒头争口气!为什么非要争这口气不可?告诉您,不仅是因为他倔强的性格,还因为他的家庭。
解说:秦升益是一个出身于安徽大别山区的农家孩子,全家有6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从小他就有个想法:走出大山,出人头地,让全家过上好日子。1984年秦升益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济南当上了技术员。
同期:秦升益
本科毕业的,在研究室,跟着老的专家画图搞设计了。而我呢,在试制工厂,铸造车间当技术员。明是技术员,实际是要亲自干活的。亲自造型,抬铁水,一千多度铁水抬着,倒啊,铁水有时候溅到你的脚背上,烫的你不能丢的,咬着牙要把铁水浇完了才能放。
解说:由于能吃苦,肯钻研,他秦升益被破格从车间调到了科研小组,做研究。
主持人:
为了能在高手如云的科研小组抬起头来,秦升益决定做实验,研究出进口沙子的替代品。转眼间过去了3年,经过了6000多次的失败,您听听3年失败6000多次,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这3年间,平均四个小时,他秦升益就要失败一次。能经受这么多次的失败,这毅力也是非常人能及的。
不过,好在6000多次以后,失败他妈——成功终于来临了。他研究出了那种澳大利亚特产的替代品,学名就叫耐高温覆膜砂。1986年他的这项技术荣获当时机电部的科技进步奖,后来他又进一步发展了这项研究成果,1990年又荣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当时秦升益只有31岁。
虽然获了奖,但是没有制成产品,秦升益认为那是个“零”,所以他把眼睛瞄准了北京,也把宝压在了北京中关村。别说这宝还真压对了,秦升益的公司开到了第九年的时候,已经由小小的三间平房,扩张到了拥有三间分厂集团公司。可就在这时候,他却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波来了。什么风波?广告之后再说。
主持人:
欢迎回来。话说2002年冬天的时候,秦升益的砂产业开到了第9年,也正是最红火的一年。突然一场风波来了。什么风波呢?公司里的四个副总经理,在同一天被秦升益撤销了职务。
对,四个全撤了。一个不留。
解说:秦升益是个农家子弟,自小他就爱好文学和书法,还对哲学特别情有独中。就算是当上了企业家,他也会时常练习书法。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一天之内撤掉公司所有高层的人,正是这个喜好慢慢地打太极拳的人。
同期:秦升益
近三年的时间,四个副总,管营销的副总,管生产的按照副总,管财务的副总管行政的副总,按照我的想法,就想朝着上市方面去做,结果情况呢,我的主张想法跟他们都不一致。
主持人:
就这样一句话,四个副总全免职,当普通职员去。
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秦升益如此坚决呢。难道只是因为一时的想法的不一致,就撤掉辛辛苦苦培养了3年多的左右手。要想知道,咱们要从2年前说起。
解说:2000年,秦升益的公司已经有了两家分公司,这时也正处于继续扩大覆膜砂市场的好时候,可秦升益却在公司的高层领导会议上,突然提出了投资开发石油产业的想法。
同期:秦升元 秦升益弟弟
2000年中国汽车行业也刚刚发展起来的 而且是那个时候就是说铸造行业所有的这个产品,这个我们铸造所有的行业也比较接受,当时市场发达国家建立生产 全部都往这边,中国转移,所以这个就是市场情况,包括市场情况,市场应有的情况都非常好,每年也都是3、40%,4、50%的增长
同期:秦升益
汽车发展了,烧的油的就多啊,自然就带来石油的需求量增大。而石油是自然资源,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那就自然带来石油的紧缺。那我就自然想到,怎么把我研究沙子的经验,运用到开采石油上来
主持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秦升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中介绍了一种名为压裂工艺的,石油开采工艺。这种压裂工艺,是把砂浆打到地下去,把地缝撑开,然后把油从那个缝里面引出来,从而增加石油的开采量。不过,所用的这种沙子可不是一般的沙子,它特别能抗压。据说,当时能制造出那种沙子的好像只有美国。
看完了文章,秦升益的屁股又坐不住了,马上召开了公司高层会议,说明自己的想法。
同期:秦升益
我发现很多观念上大家不一致,产品开发方向上,我认为不能局限铸造业,
同期:秦升元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 副总经理
基本上下面包括我们几个副总啊,也都比较反对这样,因为比较想专著一个行业作
同期:秦升益
公司高层,他说你不应该涉足一个你不懂的石油行业去啊,你应该把精力放在抚摩沙在不断研究,改进提高上去。他那个不懂技术,他对这个理解跟我是有差异的。
同期:秦升元 秦升益弟弟
我们投资也是很大的,一个包括往里面投资,人力物力,而且我们当时没有这方面的人员,要从化工,石油上招人一步一步来做
主持人:
我最开始介绍的这袋值10元的沙子,就是秦升益开发出来的,这是石油增油剂,学名叫孚盛砂。虽然现在是研究成功了,大家都知道了它的价值。不过当初,绝大多数人可都不支持秦升益搞这个。
您知道秦升益这个人的脾气吧,越是有压力就越要上,就是个牛脾气,。不管你们同不同意,反正我秦升益决定作的事儿,就一定要做而且一定得做成。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任务就这么布置下来了。
同期:秦升益
你说怎么做,他们的意见我不采纳以后,很大程度他消极对待,那就听老板一个人的吧,听你秦总的吧,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吧。我发现这样还得了。不采纳你的意见,我讲的正确主张你也不推行做去。是你消极怠工的方式,那我要你这些人在那干吗啊。
主持人:
消极怠工,这一点秦升益最受不了,他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当然了也并不仅仅为这一件事,秦升益就撤了人家的职,还有很多其他的事儿综合在一起才让他下了狠心。您想想那是多么大的决心,一个企业,高层没有了,怎么管理,全靠秦升益一个人。恐怕也有他忙不过来的时候。
同期:秦升益
不孤独那肯定也不现实,但是我这个人优势特点一擦脸就过去了,我就想,要想干一番事业,尤其要想把这些创新的思想辅助与实现,这种观念上的冲突是很正常的,我认为是很正常的,没有这些冲突我觉得反倒不正常,所以坦然处置。
主持人:
也别说,这么大的风波,秦升益硬是扛了过来,而且还在沙产业生生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他自己的公司也发展成了拥有五个子公司的集团公司,资产过亿元。不过,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有时候我也想了,难道这个秦升益就不会苦恼吗?狮子还有打盹的时候呢!更何况属牛的秦升益呢?
同期:秦升益
我经常遇到这种烦恼,苦恼的时候,要我给我朋友打电话,而这些事不好跟他们诉苦啊,吊架啊。聊聊天聊一些别的事情,多半我们这时候回到房间,回到自己的房间,我在这儿住,我办公的地方和我住的地方在一起,回到房间看我的书,从这里吸取精神食量,吸取力量。
主持人:
其实书一直就是秦升益最好的倾诉对象,也一直是他最好的朋友,从小他就喜欢看书,还记得在小时候,他也曾为了多点时间看书给了大妹妹一个承诺。
同期:秦升益我79年高考落榜以后,回家种田,家里没有条件让我复读,我又想看书怎么办呢,光靠晚上这个时间是不够的,我父亲给我分配好了,今天除多少草,我大妹妹她能干活,
同期:秦菊萍
我跟他俩一人几块地,他带着书看书,跑到旁边去看书,他就哄着我让我帮他干,当时我也不干,
同期:秦升益
我呢,就哄她跟她商量,我说妹妹你帮我除这块草,我到树荫下面去看会儿书去,等我考上了大学我再照顾你
主持人:
当初秦生益努力学习,但他没想到自己最终没能迈进大学校门。可他更没想到,多年后,自己不仅实现了对大妹妹的诺言,还把一家老小都带出了大山,看到了山外的风景。如今,他的父母住进了北京郊区的一栋别墅里。
同期:秦升益的父亲我将近70岁,住这样房子,原来我岳父他是地主啊,都住不了这样的房子,哪有住这样的房子,旧时候皇帝也就这样啊,所以我做梦都笑得起来。
音乐:全家团圆+欢快音乐
解说:2005年,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年中,秦升益在事业上有了更大的收获。他的新产品——生泰砂成功了,用它做成的透水地砖、井盖和仿真草坪等一个又一个创新产品也都相继问世,而且秦升益现在还有了个更疯狂的想法,想要在2006年去实现。
同期:秦升益
我下一步要把沙子取代金属,取代木材,做椅子,做家具,还要进一步把它发展成,沙子来建生态住宅,建房子。
主持人:
听到了吧,接近疯狂的想法,用沙子造房子。不过,我倒觉得秦升益会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以前的每个想法都成功了,更是由于他对于每个想法的执着的坚持,而且是不顾一切地坚持。我想也许在家是老大的缘故,秦升益总是要走在别人的前面,让别人追逐他,总是喜欢做别人不能做的事,而且只要是他决定了的事,他就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可能这正是现代徽商的徽骆驼精神——执著、坚韧吧。
好了,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年终特别节目《金木水火土,新锐徽商五人行》到此就结束了,不过新徽商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也许今后,您还会在我们的故事中见到他们的身影。
作者:
黑色叶子
时间:
2006-2-4 01:45
标题:
[分享]秦升益:聚沙成塔
让沙子替代金属和木材————古人即使再有想象力,在想象人类的创造能力时也只能想到“点石成金”,而今人秦升益,却想着要把沙子做成产业,取代金属和木材。于是,一堆废弃沙子成就一家集团公司,一个梦想创出一个新兴产业
背景再现
2005年12月,有一个展览会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关注,这就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等13个部门共同主办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
在展会上,用沙子制成的“透水砖”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种色彩绚丽、硬如生铁的地砖,瞬间就能透过人们洒在上面的水,更为神奇的是它的原材料竟是来自沙漠中的天然沙子,而且还可以循环再使用。
2005年的最后一天,雪后初晴的傍晚,在北京中关村上地仁创集团总部,略带疲倦的秦升益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会客室,一个劲地向记者道歉:“实在抱歉,让你们久等了。这几天实在太忙了。”记者已经知道,他刚从国家发改委回来,公司的生泰砂项目有望成为“2006年国家示范工程”;而此前,他刚刚结束向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的工作汇报,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显然,对于秦升益和他的仁创集团而言,不仅2005年的结尾是一段高调的华彩,2006年,也已经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始。秦升益告诉记者,从展会结束到今天的一个多星期里,公司接到的意向订单就已经超过30亿元,而秦升益自己的目标是超过100亿元。
上千次失败换回第一步成功
在众多质疑的目光中,不服输的他硬是拿下了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技术难题,一时间业内惊呼“沙子卖到了钢铁的价”
在他的左胳膊上,至今仍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大块伤疤,这是20年前的一次试验留下的。“当时整个肘部被烤箱门烫得血肉模糊,说实话真的是钻心疼,但确实顾不了那么多了。”为了确保试验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秦升益忍着剧痛坚持把那次试验做完。“我是从大别山里走出的孩子,在读中专前还做了两年的农民,什么农活都会干。我们农村里治疗烫伤的土办法就是在伤口上抹把稻草灰。幸好伤口没有发炎。”
类似这样的烫伤,在秦升益的试验中是家常便饭。秦升益的每次试验都需要1.5公斤沙子,在长达3年的试验中,秦升益整整用掉了9吨的沙子。也就是说,为了最后一次试验的成功,秦升益整整失败了上千次。
面对失败,之所以选择坚持,秦升益想了想说,“很大程度上缘于自己属牛人的牛脾气”。“刚开始申请课题的时候,好多专家认为这个成果是不可能做出来的,以很简单的原因就把我给否定掉了。但我冷静思考过我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我认为是可行的,所以没有放弃。”
秦升益所说的“很简单的原因”,是指石英砂膨胀率是锆英砂的3倍,加热后容易变形。当时很多人认为,连美国那样科技发达国家都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锆英砂,中国就更不用说了。而另一个吸引秦升益的原因是:进口锆英砂每吨要7000元人民币,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石英砂当时只要10元一吨。一旦研究成功,则可以为国家节约一笔巨资。
在众多质疑的目光中,不服输的秦升益硬是拿下了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技术难题。1988年春,秦升益背着自己炒制的50公斤覆膜砂,到石家庄水泵厂中试。试验结果出来后,竟然比“洋砂”还要理想,对方随即以3500元/吨的价格购买了秦升益的覆膜砂。消息很快传开,一时间业内惊呼“沙子卖到了钢铁的价”。这项技术的成功,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机械部科技进步奖,也让秦升益成为我国覆膜砂产品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阻止秦升益前进的步伐:1990年秦升益又研制成功“耐高温覆膜砂”产品,填补了国际铸造业的空白,荣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发明的“壳型铸造用耐高温覆膜砂”技术,获国家发明奖;2003年发明的“一种覆膜砂配置工艺”专利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2003年研制出的“孚盛砂”,成功解决了石油开采业一项难题,提高了采油率;2004年研制成功的新材料“仁创生泰砂”,可广泛用在建材的多个领域……
两口大锅炒出沙子产业化
他执拗地认为,搞发明创新与办企业只是研究对象的改变,在本质上两者都离不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992年,怀揣着自己的发明成果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3.5万元钱,秦升益只身一人从济南来到北京。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中关村是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尽管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企业开张与关闭的故事,但他相信,自己连世界级难题都攻克下来了,难道不能做成功一个企业吗?他执拗地认为,搞发明创新与办企业只是“研究对象”的改变,在本质上两者都离不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直到现在,秦升益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观点,不过,让他高兴的是,创办企业还有另一个收获,那就是弥补了自己在性格上的一个缺陷,“我本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但现在的我,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个把钟头,算是练出来了。”
初到北京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秦升益的办公室就是北大西门对面一个煤球厂用来开票的两间小平房。买不起配套设备,他就学着路边“糖炒栗子”的做法,自己动手买钢板焊成了两口直径1.6米的大锅;雇不起工人炒沙子,他就撸起袖子自己炒。在首批产品得到原机械部专家和质检部门的认可后,秦升益的“小作坊”开始有了名气。一段时间以后,买沙子的企业甚至在他的小作坊门口排起了长队。后来,秦升益炒的沙子还越洋过海卖到了欧洲。
1996年,耗费了秦升益两年时间的机械化生产线通过了鉴定,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用沙子替代原始的铸件,秦升益把覆膜砂的市场从零做到了7个多亿,目前国产轿车、载重车85%的发动机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个产品,一举取代了进口产品;用沙子做成的新型压裂及防砂支撑剂,既提高了采油率,又降低了成本,被石油专家誉为“支撑剂材料的一场革命”;而将沙子做成地砖、井盖等建材,不仅环保节能性能好,还可循环再利用,被中央领导称赞为“造福人类”的好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这种透水砖,拥有海绵一样的透水性,透水速度是建材行业标准的6倍多,可大大节省水资源,同时还有过滤、净化作用,这样透出的水还可以浇花、养鱼。发明人秦升益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北京五环内有5000万平方米的地面铺上这种生泰透水砖,按照北京市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的标准来估算,一年就可以为北京市收集雨水3000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储水量。
现在,秦升益除了在北京的密云工业开发区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科研基地,还把触角延伸到了长春、包头等地。目前,秦升益领导下的仁创科技集团已经拥有6家子公司、1个研究院和3个生产基地。按照秦升益和董事会的规划,今年仁创集团将加快发展步伐,除全面启动位于长春高新区的沙产业基地外,还将全面推进仁创沙产业在全国的布局。
研发创新销售的真正起点
32岁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他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的中专生
秦升益从不忌讳与人谈自己的中专学历,即便是拿下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的学位后。在他眼里,创新能力与学历高低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秦升益自己就是个例子:年仅29岁就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32岁便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在全国铸造技术归口的1000多名高级人才中,他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的中专生。
有人说,一片透水砖让秦升益一夜成名。对此秦升益不能认同。他说:“因为谁也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科学家”。每天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他睡觉前的充电时间是雷打不动的。他相信,理工科知识是工具,社会科学是方法,只有“工具+方法”,才能真正解决好问题。事实上,秦升益十分喜欢哲学。他还喜读古书,《四书五经》是他百看不厌的书籍,以至于其中的许多章节可以脱口而出。
仁创集团墙上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您的需要,我的创造”。这是仁创集团的经营理念。秦升益认为,“创新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仁创所做的就是根据用户需要不断创新,让专有技术变为产品,“多、快、好、省”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秦升益说,在企业创立之初的很长时间里,自己的手下没有一个销售人员,因为他的产品根本不愁销路;即使现在,整个集团公司的销售人员也只占一小部分。秦升益认为,“好酒不怕巷子深”的真正含义在于酒壶里装的是什么酒,如果装的是创新的好酒,自然不怕巷子的深浅了。因此,十几年来,秦升益始终坚持着这样的观念,那就是“研发创新才是销售的真正起点。”
在秦升益看来,做技术、办企业都不是什么难事,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克服个体的自私性。不过,实事求是的秦升益自己也认识到,超越自我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比方说在用人上,是用自己的亲人还是素不相识的外人?我的主张是举贤不避亲。只是在用亲人时,要多想到他的缺点。”
在秦升益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瓶五彩的天然沙,他告诉记者,“它们已伴随我很多年了。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但每每面对这些美丽的小沙粒时,还是无法抑制对于‘沙产业’梦想的执著追求。”说这话时,秦升益一脸的天真。这会是一个怎样绚丽多彩的梦想呢?也许用不了多久,秦升益就会给我们一个更加响亮的答案。(
作者:
黑色叶子
时间:
2006-2-4 01:46
标题:
[分享]秦升益:聚沙成塔
沙会成梦吗?会的。
当沙梦醒来时,国人会为之惊喜。
做沙梦的人是有“创新巨子”之称的青年发明家秦升益。这个当年考大学连交两元钱报名费都拿不出的安徽省大别山区农村青年,今天奇迹般地把沙变成了新型建材,变成了
精密铸造材料,变成了油田“增产剂”,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还要变成家具、房子,变成……无穷无尽地变,无穷无尽地创造财富,简直是一个造物的魔术师。他点沙成金、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建造中国沙金字塔。这种财富不是同等意义上的金钱,而是创造了希望,改写了沙的历史。为资源短缺而忧虑的人们,似乎可以从秦升益身上看到新的希望。九百多个日夜六千余次试验
秦升益原本是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中专毕业的学历让他干着“粗活”。但是,他充满着朝气与理想,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决心做出一番事业。他大胆地提出了用我国内蒙古荒漠上的石英砂,取代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锆英砂做精密铸造材料。谁料,这个设想遭到的是一片冷嘲。多数人认为是做梦,根本办不到。理由是石英砂膨胀率是锆英砂的3倍,加热后容易变形。还有人说,美国科技那样发达都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锆英砂,中国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干扰并没有阻挡秦升益前进的步伐。他算了一笔账:进口锆英砂每吨7000元,而内蒙古的石英砂当时只要10元一吨。如果一旦研究成功,则可以为国家节约一笔巨资。强烈的民族感情激励着创新精神。他说,“我是属牛的,有一股牛劲,认准的事绝不回头!”秦升益确信,膨胀率是可以改变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他从周易的一阴一阳中悟出了改性的道理,从科学的殿堂中寻找新理论。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买材料,每次用1.5公斤砂子做试验,3年中共用了9吨砂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失败连着失败,讽刺接着嘲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负荷。经过900多天,6000余次试验,终于研制出“耐高温覆膜砂”。
而真正的曙光和转折是1988年春天。他背着50公斤覆膜砂到石家庄水泵厂中试。试验结果,比“洋砂”还要理想。对方以3500元一吨的价格购买秦升益的覆膜砂,用作精密铸造材料。济南研究所大为震惊,惊呼砂子卖出了钢铁价,于是赞扬代替了嘲笑,祝贺代替了讽刺。从此,秦升益也迈进沙产业的研究前沿。
胳膊烧糊了试验也不能停
他深感中国资源短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影响,深知科研人员肩负的使命,更渴望沙产业的早日成功。然而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巨大的。他做好了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当研究所不少青年已成为济南人的女婿时,他依然是单身;当别人休息或娱乐时,他苦守在试验炉前接受高温的烘烤。这是一种牺牲和奉献的体现,然而却预示着胜利的到来。就在试验进入到关键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了,烧得通红的炉门弹出,碰在他的胳膊上,一股刺鼻的烧焦肉味在空气中弥漫,鲜血模糊了手臂,剧痛难忍。照理此时应紧急跑向医院。附近的医院离事发地点仅有15分钟的路程,完全来得及处理烧伤。但是他想到的是此次试验连续性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坚持要把试验做完。他按家乡的方法,抓了一把稻草烧成灰,然后撒在烧伤处,接着强忍剧痛继续试验。鲜血没有停止,从黑色稻草灰中渗出。试验的关键数据也在人体严重烧伤中获得。这是一个以鲜血换来的数据。覆膜砂做证,大别山区革命的后代今天也流了血,用血的代价换取科研成果。
他的名字叫“创新”
他的生命里涌动着创新的血液,他的思维里跳跃着创新的音符,他的轨迹中刻下创新的标志。一份科研记录表,清晰地记载着秦升益创新的成果:1986年研制成功覆膜砂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荣获机械部科技进步奖,并通过技术转让组建了我国第一家覆膜砂专业生产厂,开启我国覆膜砂产业化的进程;1990年研制成功“耐高温覆膜砂”产品,填补了一项国际铸造业的空白,荣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发明“壳型铸造用耐高温覆膜砂”技术,荣获国家发明奖;2003年发明的“一种覆膜砂配置工艺”专利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2003年研制成功“孚盛砂”,解决了石油开采业一项难题,提高了采油率;2004年研制成功环保节能新型材料——“仁创生泰砂”,广泛用做建材的多个领域……秦升益创新硕果累累,于是有人称他的名字叫“创新”。
秦升益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独道的见解,认为“创新就是否定与扬弃,就是打破常规,重新组合,以获得多、快、好、省的效果。您的需要,就是我的创造。”
市场对创新做出了回应,仅覆膜砂就畅销长春一汽、北京现代、天津勤美达,甚至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孚盛砂也在大庆、中原、辽河、新疆、华北等多个油田应用,被石油专家誉为“支撑剂材料的一场革命”;“生泰砂”更是走向神州大地。这是沙的财富,也是创新的财富。擅于书法的秦升益在公司墙上书写着给仁创人的使命:“仁创人以改善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为己任,以自己的智慧技术产品和服务贡献社会,造福人类。”这也可称之为创新理念的根基。
贫困为成功奠基
秦升益的成功,来源于智慧,更来源于耐力,耐力是创新的“发条”。而这种耐力却是由贫困锤炼出来的。大别山记得:在上学的路上,一个挑着大米和咸菜的中学生正是秦升益。10斤大米、一竹筒咸菜维系着一周的生活。那时连2分钱的菜也无钱购买。他五六岁时就上山砍柴、放牛,扛起生活的重担。割草、放牛时,偷闲在树阴下读书,以填充知识的饥渴。穷困和苦难奠定了最初成功的基石。大别山的冬天寒风刺骨,没有棉鞋穿的秦升益,自己用草鞋裹着棕毛制做“保暖鞋”。也许这是第一次萌发的智慧火花,也许这是最初的发明。
今天,他凭着这种耐力和智慧铺筑起一条变沙害为沙利的大道,构建了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仁创科技集团,建立起具有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院,开发出5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把中国的沙漠变成了宝贵的资源,圆了一个沙梦,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镶嵌了一颗金珠。
他先后获得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等十多项奖励,灿烂的光环伴随着奋斗的征程。学铸造的人也铸造自己的人生,铸造事业的辉煌。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