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南海海洋测量完成 中国海军电子战力成倍增长 [打印本页]

作者: 残剑无忧    时间: 2005-9-15 20:43     标题: 南海海洋测量完成 中国海军电子战力成倍增长

今夏一日,南中国海某海域涛飞浪卷,一场模拟实战背景下的“红”“蓝”对抗在大海深处打响。在双方相距数百海里互不知情的战场态势下,担负信息支援任务的大队舰船,将捕获到的“蓝方”舰艇运动要素提前数分钟传输给  
“红方”。瞬间,“红方”驱护舰导弹喷火、鱼雷怒吼,直扑目标,“蓝方”舰艇未及反应便已灰飞烟灭。
  “提前一秒就是胜利”
  提起这个大队当年的信息支援经历,大队长范智敏感受最深:2年前,某新型水下装备列装大队不久,便赶上上级组织的水面舰艇与水下潜艇的实装对抗演练。本想在信息支援中一展身手,却因未能熟练掌握装备,对攻击和防御目标迟迟不能正确判别,而延误战机,导致“红方”失败。
  大队党委“一班人”痛定思痛,清醒地认识到:“提前一秒钟就是胜利。”为此,大队分析研究了所有信息支援装备的技术性能、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科学组合,使信息支援能力大大提高。
  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带有实战背景的海上对抗演练中,“蓝方”驱护舰借助夜色和渔船掩护,向我“红方”秘密接近,但不管对方如何狡猾伪装,海上信息支援官兵还是凭借练就的海上“千里眼”,从纷纭复杂的电磁信号中准确判明目标,并在敌发射电子攻击时实施对抗压制,最终使“蓝方”舰艇企图告败。
  揭开大洋神秘面纱
  海面战舰铁阵森严,水下“长鲸”游弋出没,空中机群破云穿雾。一场带有实战背景的“红”“蓝”对抗在南中国海打响,我“红方”潜艇需要穿越某生疏海区,上级指示大队2小时内务必提供水下航道数据。结果,他们一个半小时内便将该水域水下战场环境通报给指挥所,我水下潜艇秘密出击,出奇制胜。
  大海看上去都一样,其实水下却变幻莫测、暗流涌动。舰艇出航、潜艇隐藏、导弹发射、鱼雷攻击……未来海上战争更需要海测兵对陌生海域提供及时、准确的测量数据。高科技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对海洋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于是,大队技术处卢天桥处长带领技术人员集体攻关,研制出“海洋重力实时处理系统”,使多年来一直制约着重力测量的难题迎刃而解。现在,不管测量船航行到哪里,只要将数据输入这一系统,就可自动绘图,以往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一周就可做完,大幅度地提高了测量的速度和精度,该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
  潜标数据处理是海洋测量中的关键,在高级工程师梁广建的率领下,又成功地设计出专有应用软件,使潜标数据处理效率提高了8倍,测量精度也从92%%提高到100%%。
  这个大队在出色地完成各项军事测量任务的同时,还担负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测量,获取水温、盐度、海流、海发光等10多种水文气象数据3千万组,4项成果被海军测绘部队推广应用,为我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远程运载火箭等高科技工程和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在他们取得的近百项测量成果中,24项填补我国海洋测量空白,10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精心打造“人才支援群”
  今年3月,上任不久的大队政委苏智永第一次下部队检查,便在海南某海岛执行海底光缆铺设任务的工地上听到了这么一件事:业务长龙旭光因出海食宿问题与船领导闹了“小矛盾”,为确保施工“太平”,有人建议苏政委将该同志撤回。
  龙旭光是这个大队的水线业务长,业务精湛,不拘小节,爱较真。在一次海底电缆施工前,一位原大队领导做了个方案报请上级并很快批复下来。出差回来的龙旭光看到后,认为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最后硬是把上级批复的计划推倒重来。正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总爱争个你错我对。
  苏政委经过一翻详细调查后,发现这次和船上较真的起因并非“蛮不讲理”,而是对方工作中确实存在不足所致。
  了解情况后,苏政委并没有被动地把这位业务长从施工一线换下来,而是主动去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大胆采纳他的施工建议。施工中,由于龙旭光设计的方案计划科学合理,不仅提前了工期,而且施工质量受到了总部和海军领导的肯定。
  在这个科技干部超过全数一半的单位,大队党委在使用人才上不搞求全责备,使科技干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技术干部在大队什么时候都受宠。”见证了大队发展历程的高级工程师孙毅感受最深。从用车到分房,从办公到就餐,高工和大队领导都享受同样待遇。今年8月,上级要求大队上报2名先进典型,有人认为部队有位干部探家途中见义勇为应该报,有人认为大队领导工作成绩突出应该报,有人认为大队最近任务繁重,技术干部在完成使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应该报。大队党委在反复讨论后,将2个表彰奖励指标都给了技术干部。
  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建设的事,大队党委一律开“绿灯”。仅今年上半年,这个大队就专门拿出资金对在科研、军事训练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人员给予“重奖”,对146名参加自学考试的官兵一律给予一半学费的报销,并专门拿出20万元用于人才建设基金。
  5年来,这个只有数百人的团级单位,竟先后考取了2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海军“青年精武建功成才标兵”、舰队“自学成才的优秀士官”等一批德才过硬的优秀技术人才,成了这个大队战斗力跃升的顶梁柱。
  构筑“海下长城”
  今夏,一条目前我国铺设距离最远、水位最深、难度最大的海底光缆,大队官兵经过4个月的艰辛施工,胜利完成。
  正是这一根根“神经”,将星罗棋布的岛屿与大陆连在一起,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构筑了一道固若金汤的“海下长城”。
  海底布缆不同于陆地架线。特别是铺设任务一旦展开便不能随便停下,不然前功尽弃不说,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去年12月,大队在铺设某海域海底光缆时,正赶上寒流来袭,海上刮起了八级左右的狂风,官兵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巨浪使测量船倾斜40多度,不少官兵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有些人吐完了食物吐黄水,吐完了黄水吐血丝,但无一人躺下,最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这种事,他们不知遇到多少回。范大队长风趣地说:“我们虽常与死神相伴,但是死神的克星。”
  在这个大队的水线中队,许多官兵的脸上、身上都留有条形、方形、圆状等各种各样的黑疤,少则三两块,多的有10多块。这些都是水线施工留下的“烙印”。
  今夏,南国如火。总部、海军将一项千米水深、数百公里跨度的海底光缆铺设任务赋予大队。面对这一国内前所未有的超长度施工线路、超常规作业难度、超专业技术性能的海上通信工程,上海一家技术力量极其雄厚的海缆建设公司,认为他们都没有把握,部队恐怕也将难以完成。全体官兵硬是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破国内、军内海上施工的一个个“禁区”,创新多种施工技术,确保了这一工程的如期完成,得到总部、海军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南海舰队某支援舰支队长吴建国、政委聂守礼告诉记者:从电缆到光缆,从铺设到维护,从近岸到远海,这个大队先后铺设、维修、布放海底光、电缆30多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16圈。
  舰艇航行需要掌握水域航道、卫星升空需要提供准确参数、导弹发射需要掌握磁场引力、海上作战需要电子防御和战场警戒……这些都离不开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依据。
  如今,这个集电子防御、海洋测量、海底电缆铺设等综合支援任务的信息支援部队,不仅丈量了南中国海2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海洋国土,而且把目光瞄向未来海战场环境建设,打造成了一支过硬的信息支援“铁拳”。
  新闻背景
  今夏,总部、海军将一项千米水深、数百公里跨度的海底光缆铺设任务赋予南海舰队某舰船大队。面对这一国内前所未有的超长度施工线路、超常规作业难度、超专业技术性能的海上通信工程,全体官兵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破国内、军内海上施工的一个个“禁区”,创新多种施工技术,八月中旬,如期完工,得到总部、海军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