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硝烟外的新闻(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残剑无忧
时间:
2005-8-24 01:16
标题: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硝烟外的新闻(组图)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8-23/1124762519_5qaiNN.jpg
我参加联合军演的航空兵部队在单方演练中紧急出动本报记者乔天富摄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8-23/1124762519_6qaiNN.jpg
中俄两国二战老战士在一起本报记者江志顺摄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5-08-23/1124762519_7qaiNN.jpg
8月18日,中俄两国水兵组成“特混球队”(双方各出两名队员到对方队中),进行了一场没有输赢的激烈比赛。本报记者 钱晓虎摄
俄罗斯二战老战士中国青岛“煮酒论英雄”———
干杯,友谊与和平
本报记者 韦伟 江宛柳
披银发,挂勋章,带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刚劲的海风,10名功勋卓著的俄罗斯二战老战士飞到中国的海滨城市青岛。他们是“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导演部请来的尊贵客人。
军演初始,尚未观摩,正逢青岛啤酒节,俄罗斯又是热爱美酒的民族,他们被安排的第一项活动当然是参观著名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兼啤酒厂。8月20日,记者闻讯跟随这群英雄的俄罗斯老人同行。
观厂史,看制造啤酒的现代化工艺流程,了解中国啤酒文化,老人们十分兴奋。酒厂话酒,军人自然是“煮酒论英雄”。记者问起身穿西装却头戴一顶旧水兵帽的巴利亚斯尼柯夫老人酒量如何,老人说年轻时很能喝。他15岁就参军当了海军的机枪手,酒是少不了的,1945年参加对日作战时,每人每天配给一定量的90度酒精,兑着水喝。老人今年78岁,说话时两眼奕奕有神。他告诉记者,他总共荣获10枚勋章,头顶被日本军舰的鱼雷弹片炸伤过。说着,他还拽下水兵帽让记者摸摸那条一指长的伤疤。和他一样,此行老战士们个个都骄傲地拥有战伤和多枚勋章。
看完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在酒厂大厅坐下来品尝刚下线的鲜啤酒,老人们显得很快乐,频频举杯。10位老人中有9位到中国东北参加过中国的抗日战争,都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又大多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后首次来中国,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曾任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处长的拉多谢夫斯基与同行的阿布拉莫夫、杨恰卢克是名副其实的老战友。他们3人曾同在一所军事院校读书,战争爆发后同在一艘军舰上作战,后来又同赴中国东北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阿布拉莫夫说,至今他还记得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创伤,记得看到侵略者杀死中国的妇女和儿童的悲惨情景,那时的中国大地被战争炸成一片焦土。
满头银发一丝不乱的原“喀秋莎”大炮侦察团团长、参加过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斯捷潘诺维奇说:“我第5次负伤是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我为我们与中国军人并肩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而高兴。”原陆军上校卡列林老人宣称,自己酒量很大,但不贪酒,只有一次喝得大醉,那就是在中国参加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投降之日,他醉卧床上3日不起。
老人们告诉记者,他们下榻的宾馆靠着缤纷热闹的海滨,出来一路上又看到现代化城市的美丽风貌,与战争年代比,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变化之大简直令人难以想像。拉多谢夫斯基说:“我们看到了中国发展的美景,希望中俄两国携手建设和平的国家,中俄两军的友谊永远保持下去。”杨恰卢克补上一句:“永远永远!”
对于年近80岁的原陆军上校维克多来说,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他的当陆军上尉的孙子28周岁生日。他在准备给孙子发的电报稿上写道:“祝你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在部队里取得更大成绩!爷爷于中国青岛。”一了解,他的典型的军人世家令人敬佩:他父亲是军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卫国战争;他参加过华沙战役、中国东北的抗日战争;儿孙也都投笔从戎。他说:“参军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也是我的愿望。保卫祖国是我们一家4代人的职责。”记者问,对他此次来中国观摩联合军演,儿孙有何感想。他的笑容立刻消失了,沉默了片刻,低声说:“2001年,儿子在车臣战争中牺牲了。”记者惊讶地致歉。他摆摆手说:“没关系,他是个英雄。他用生命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不只是他,还有很多孩子为了人类的和平、国家的统一献出了生命。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没想到,他手中这杯中国啤酒竟兑进了俄罗斯老军人如此的悲喜交融之情。
此行最高军衔者是原俄罗斯军事学院院长加列耶夫大将,他也是这支队伍中对中国了解最多的人。他同样参加过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作为军事理论专家,又多次应邀来中国参加军事学术交流,对中国军队感情很深。记者也读过中文版的他的著作《假如明天战争来临》。他称赞今天的中国军队训练有素,建设发展很快。他说,演习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中俄联合军演是个非常好的开始。他举杯,祝演习成功,也祝愿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与世界和平!
印象·感动·期望
———中俄联合军演的场外记录
本报记者 韦伟
“中国军人素质高”
俄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第55师有一个连的兵力将参加海上登陆演习。该师副师长叶夫盖尼·奥赛列捷茨上校说:“俄中联合军事演习的举行说明我们两国和两军之间的互信不断加深,这是我们两军关系发展水到渠成的事。我相信通过这次联合军事演习,我们两军可以相互学习,提高我们两军的战斗力水平,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俄空军远程战略航空兵的图-95MS、图-22M3战略轰炸机以及俄空军前线航空兵苏-27SM歼击机等也来参加此次联合军演。首次来到中国的俄空军上校尤里说:“中国空军飞行员的素质很好,技术水平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喜欢中国”
陆军上校安德烈是随俄军先遣组于8月9日到达青岛的。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不忘逛街购物。“我给妻子和女儿分别买了礼物,她们一定喜欢。”他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来中国,没想到中国如此美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此高。
穆拉特是“激烈”号导弹驱逐舰上的鱼雷兵。8月19日,他正在和同伴刷漆,看到记者向他走去,微笑着挥手示意。穆拉特已经在舰上服役3年,但从未随舰到国外参加过联合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是他第一次出国。他说:“有机会到中国,非常高兴。这几天,我们在中国生活得很好,每天都按计划进行训练。工作之余,我和伙伴们逛了两次街,每个人都买了纪念品。我买了一个照相机。商店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文明礼貌。我喜欢中国。”
“要让更多的俄罗斯军人了解中国”
采访联合军演的俄罗斯记者中,除了俄《公共电视台》、《俄罗斯电视台》等影响较大的地方媒体外,还有军队的一些媒体。俄国防部所属的《红星报》以及《军事新闻社》、《星》电视台、《俄罗斯军事评论》、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值班报》都来了记者。《红星报》记者文茨洛夫斯基大尉高高的个头,说话文质彬彬。听说我们是《解放军报》记者,他立即拉着我们合影留念。他很高兴这次有机会来到中国,亲眼看看中国的变化,目睹中国军队的风采。他说:“我将用自己的报道让更多的俄罗斯军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军队,加深我们两军的友谊。”
“中国军医的医术精湛”
8月14日,参加联合军演的俄舰队补给舰上的工程师米哈依洛夫工作中不慎手指被折断,经俄舰队医生包扎治疗,仍然血流不止。中方随即把他送到解放军401医院入院治疗。经过中国军医的精心治疗,米哈依洛夫的伤情得到了控制。他感动地说:“中国军医的医术精湛,医院的医疗条件很好,感谢中国朋友的周到照顾。”
跨越国界的问答
———中俄两国记者采访中俄两军参演官兵
本报记者 韦伟 丁海明
绿色帐篷,绿色迷彩,山东潍北靶场吹荡着绿色的风。参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的中俄两军部分部队驻扎在这里。8月21日,旷野上的军营迎来了中俄两国多家媒体的数十名记者。
在有“铁军”美誉的济南军区某师参演部队驻地,俄方记者率先向师政委周和平发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级指挥员应具备什么素质?如何发扬你们的光荣传统?”
“人民解放军的各级指挥员首先要忠诚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同时要具备优良的军事素质。说到发扬传统,我们与俄军一样,十分重视部队传统建设。因为传统是精神支柱,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你是共产党员吗?为什么要参军?军队对党员有什么要求?”面对俄罗斯记者的一连串提问,红二连连长韩文录从容作答。他告诉这些记者,服兵役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也是许多青年的理想。每一名党员都应该是一面旗帜,在工作、训练中要当模范、作表率。中国军人爱好和平,不希望发生战争,但绝不害怕战争。如果发生战争,我们将用忠诚与热血履行职责。
营区一隅,俄罗斯记者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该部为10名战士举行的“火线入党宣誓仪式”,热情地询问我军党的建设情况。俄罗斯国防部新闻与信息中心主任谢多夫上校感慨地说,中国军队战斗热情饱满,拥有敢于胜利的信心。他激动地拿出一枚“俄罗斯武装力量”臂章,与周和平政委交换了一枚印有“铁军”字样的臂章。记者们纷纷把这一幕定格在相机中。
午饭后,两国记者驱车来到俄罗斯第76空降师部队驻地。营长科斯加、连长列宾和中士安德烈等官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们告诉中国记者,这几天,他们与中国空降兵进行了很好的协同训练,中国空降兵是优秀的军人,两军官兵在训练中加深了友谊。
下午,两国记者来到潍坊机场。中国空降兵某师参演官兵正在叠伞。师长李凤彪愉快地接受了两国记者的采访。他指着铺展在机场上的降落伞激动地说:“今天叠起的降落伞将在几天后与俄空降兵进行实兵演习的蓝天上盛开。”仰望蓝天,我们坚信,两国军人将用肩并肩的战斗谱写出两军友谊的新篇章。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