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直升机 [打印本页]

作者: 残剑无忧    时间: 2005-8-18 04:31     标题: 直升机

直-9直升机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可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预警观测、护林防火,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也可改装成反坦克型、海上搜索型与救护型、反潜型、侦察校炮型及通讯型。现在有直-9、直-9A、直-9G型直升机。
  
  1980年正式引进专利生产,1982年完成首架飞机的装配。1990年年底,50架直-9按协议全部生产完毕。
  
  直-9具有结构重量轻,有效载荷大,性能先进,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经济性好等特点。全机百分之八十采用复合材料,旋翼系统由4片复合材料制造成的桨叶和星型柔性桨毂组成,采用先进的涵道尾桨和不对称翼形的大垂尾,不仅提高了直升机的低空安全性,而且在巡航速度飞行时,尾桨基本上不消耗功率。
  
  直-9直升机是一种小型多用途直升机。基本型有十四座(包括正副驾驶员)。
  
  
  主要性能参数
  
  机长:13.46米
  机高:4.01米
  最大起飞重量:385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306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1000千米
  
  
  二、直-9A直升机
  
  直-9A直升机是第一种10/14座轻型快速多用途直升机,为直-9的后续型,相当于SA365N1,1992年1月首飞。
  
  该型机安装2台由南方动力公司引进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生产专利而制造的WZ-8A涡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为734千瓦。旋翼系统由4片复合材料桨叶、星型柔性旋翼桨毂,尾桨由1个桨毂和13片模锻的轻合金桨叶组成。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3点轮式起落架。
  主要机载设备包括高频通讯/导航设备、甚高频全向讯标、仪表着陆系统、雷达和自主式导航设备等。
  
  主要性能参数
  
  机长:13.46米
  机高:3.21米
  最大起飞重量:4100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280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860公里
  最大续航时间:5小时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44992317.jpg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44990932.jpg
作者: 残剑无忧    时间: 2005-8-18 04:32     标题: 直升机

直-11型机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属于军民通用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1的仿制原型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可用于教练、侦察、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直-11是我国直升机行业从专利生产、测绘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机种,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机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全过程适航管理取证而研制的机型。该机1989年批准立项,1992年进入全面研制,1994年12月实现首飞。1999年9月份开始,直-11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负责进行设计定型试飞,于2000年10月圆满完成了试飞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设计定型试飞科目,其中包括数项风险科目。
  
  直-11是一种2吨级6座轻型多用途直升机。采用主旋翼加尾桨布局,主旋翼采用三叶星型柔性复合材料尾旋翼,2叶翘翘板复合材料尾桨。装有一台涡轴8-D发动机,功率450千瓦,巡航功率350千瓦,最大510千瓦。机体为金属、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起落架,带阻尼器滑撬。弹塑性结构燃油箱。该机可乘员6人,前排为两座,后排四座,最大起飞重量2.2吨。由于体积重量小、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直-11在民用市场上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直-11的军用型可作为运输直升机使用,或装机枪、火箭发射器、导弹等作支援用,但载重量较小,火力较弱。因此直-11较适合在部队内作飞行训练、要人运输、通信之用。更有效的方案应该是研制直-11的双发动机型,类似AS355“超松鼠”,提高载重能力,然后加装先进观瞄装置和少量武器,作为前线侦察直升机使用。这一想法类似美军OH-58D,如直-11进行上述改进后,与直-9武装型、武直-10配合,战斗力还是较强的。
  
  目前直-11民用型号的售价约人民币800多万元。与其他国产飞机的情况类似,直-11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首要问题是立项研制的严重滞后和实际执行的拖延,AS350于70年代已经研制成功,并大量投入军民市场;而直-11于89年立项,2000年定型,研制时间竟然长达11年,而且实际上是仿制,不是独立研制。这使得直-11面世后技术已无任何先进性可言,国际竞争力非常薄弱。直-11由于载重量小,实际应用也收到限制,当然这也是其本身的定位。2001年4月16日,直-9、直-11直升机和涡轴8A发动机首次获CAAC适航证。
  
  
  机长13.012米
  机高3.14米
  旋翼直径10.69米
  尾桨直径1.86米
  空机重量1120千克
  起飞重量2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200千克
  
  飞行性能(2000千克、海平面、标准大气)
  最大速度278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220~240千米/小时
  最大倾斜爬升率9.5米/秒
  航程560千米
  续航时间3.7小时
  无地效静升限2930米
  有地效静升限3700米
  动升限5240米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44372489.jpg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44581435.jpg
作者: 残剑无忧    时间: 2005-8-18 04:34     标题: 直升机

卡-28舰载直升机为双旋翼直升机,旋翼直径为15.9米。桨叶用复合材料制成,上面装有电-热除冰系统和桨叶折叠系统,以便于在舰上停放。其机身很紧凑,有不可收放式的4点式起落架,以便在10级左右的海况条件下在舰船甲板上操纵和起降。
  
  这种共轴式旋翼布局使飞机具有较高的功-重比,尺寸小,在恶劣的海况及端流中在甲板上可操纵性好,控制简便,飞行安全等特点。其驾驶简单、飞行导航设备完善,使飞机可由一名飞行员在各个季节、昼夜和利用飞行仪表情况下长时间执行作战任务。
  
  该机的动力装置为2台TV3-117VMA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640.5千瓦。当其中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另一台以较大的应急功率来补足有效动力。
  
  卡-28全重120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27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时,悬停高度5000米,航程800公里,战术半径200公里,续航力2小时(搜索攻击型)或2.5小时(搜索型),乘员3人。
  
  卡-28直升机装有1枚自导的鱼雷,1枚火箭助推鱼雷,10枚PLAB250-120航弹,2枚OMAB航弹,主要用于舰队的反潜战。该直升机可由各级舰船搭载,利用其航空电子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探测到深潜的先进潜艇和水上目标,并将目标数据传送给陆上指挥所,同时飞向指定点由飞行员选用机载武器攻击目标。
  
  卡-28的出口型是在卡-27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后者的主要区别是机载设备、敌我识别系统不同,并具有较大的载油量(4470升)。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99560779.jpg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99569625.jpg
作者: 残剑无忧    时间: 2005-8-18 04:35     标题: 直升机

中国于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S-70是目前解放军序列中唯一为大众所熟知的美式装备,也是迄今为止解放军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最优秀的直升机。
  
  引进“黑鹰”之前,我军并无可在海拔3000米以上使用的直升机。为适应高原地区使用需要,中国的S-70与美国陆军标准的UH-60略有不同。中国的S-70采用了加大推力的T700-701A发动机,旋翼刹车进行改进,使用了SH-60的上部主减速壳体。用LTN3100VLF导航系统代替了美军标准的多普勒导航系统。机身选用了包括7075-T6铝合金在内的多种先进材料,机身上的射击窗、机枪座等都经过了优化设计,承力情况较为理想。
  
  中国“黑鹰”主要部署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1985年后进入西藏和新疆的高原地区服役。军方非常欣赏其高原性能,实际上S-70也是陆航唯一能在高原区顺利运作的直升机。S-70先后参加过多次抢救西藏灾区和返回式卫星回收的任务,使用强度大,在1989年以前总飞行时间就超过了11000小时。高的出勤率自然会使事故次数增多。“黑鹰”的使用环境主要是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恶劣的了,已发生过多起机毁人亡的事故。但多数是由于气候原因或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只有少数是机械故障导。最严重的事故是,1991年6月16日,一架“黑鹰”在西藏坠毁,机上包括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在内的12名解放军人员全部遇难。
  
  陆航和西科斯基公司原本都对“黑鹰”寄予了很大希望,西科斯基公司曾经期望出售100架“黑鹰”给中国。但1989年之后这些想法都落空了。中国曾试图对“黑鹰”测绘仿制,迫于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未能实现。实际上1989年之后,中国一直能够从西科斯基购买必须的零部件,占据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贸易的相当部分。据称由于中国的“黑鹰”常用于西藏和新疆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因此美国各界并未反对出售上述零部件。
  
  由于无法得到更多的S-70“黑鹰”,陆航很快转向购买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大量的米-17,尤其是最新的米-17V5高原型号的到来,缓解了陆航紧迫的需求问题。但总的来看,只有自行研制出象S-70这种水平的直升机,才能说我国直升机已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不再受制于人了。
  
  但S-70的先进性是无容置疑的,是全面领先的。例如,在S-70上的T700发动机只有两个保险丝,改进型甚至取消了保险丝。而米-8的发动机有很多处需要用到保险丝,调整点20多处,随机工具甚至多达45件。因此在我军中S-70的维护要大大易于米-8与米-17。在高原性能和防腐蚀方面,S-70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99076792.jpg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99075050.jpg
作者: 残剑无忧    时间: 2005-8-18 04:37     标题: 直升机

我国在70到90年代先后引进了苏联米里设计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补充陆军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由于我国研制的直-5设计年代久远,后续研制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断拖延,米-8和米-17的到来无疑缓解了紧迫的需要。米-8进口的数量较少,而米-17则较多,据说达到上百架。
  
  在外电报道中,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导致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1989年后拒绝出售更多的S70“黑鹰”直升机给中国,于是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相比之下价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中国进口的米-17部分装有六个外挂架,可携带炸弹、布雷器、火箭发射器等。另外这些米-17并没有俄罗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机枪、座舱装甲、发动机尾气红外抑制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米-17较为优秀,我国现在还没有计划将这种直升机转为国产化。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我国仿制“超黄蜂”的直-8项目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由于部分关键部件无法国产化,拖了二十年仍没有生产大批量实用的直-8型号。如果上米-17项目,等于宣判直-8的死刑,直接影响部分军工企业,只好靠国家输血保住这些企业。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俄罗斯的特殊情况,总体的看,进口米-17要比国产化便宜的多。
  
  米-8和米-17区分:注意在机头方向看,米-8的尾桨在左边,米-17的尾桨则在右边。陆军的米-8有的用于专人运输,因此不一定装有火箭发射器,尾梁下也不一定有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而米-17主要用于空降突击运输,因此多数有武器系统和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46245920.jpg
http://wqzb.military.china.com/military/pic/1117446245605.jpg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