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为什么丢不起台湾 [打印本页]

作者: blackcyd    时间: 2005-3-11 19:42     标题: 中国为什么丢不起台湾

在前几天关于台湾问题的讨论中,有人表达过这样一个疑惑:对台湾的统独问题,争了这么激烈,台湾的统独,真的重要到非得使中国政府冒天大的风险发动一场台海战争吗?
在我看来,台湾回归问题,对中国而言绝不仅仅是“洗刷国耻”的面子问题,更不是“寸土不让”的民族自尊心那么简单,而是中国人生死攸关的国家安全问题和难以计算的巨大利益问题。既然不仅仅是什么民族自尊心的问题,那么,我就不再费笔墨回顾“台湾与我闽疆一苇可通其通中国自隋至今千余年”这些历史话题,也不说真正的台湾本土人只占目前台湾2300万人中的百分之二这数字,更完全撇开意识形态问题,今就只从国家安全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中国绝对丢不起台湾。
(一)丢掉台湾,中国将无“国家安全”可言。
在太平洋的世界地图前,你会看到:从北到南,有一条弧型岛链逶迤而来。北起俄罗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至我国的台湾岛,再经菲律宾群岛、一直到加里曼丹岛。这样一条庞大的岛链紧紧环绕着中国东、南沿海。我国海岸线虽然曲折漫长,但是出入太平洋,必须从这条岛链的缝隙间穿过。这条岛链仿佛是一道有岛屿构成的篱笆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岛链的中央,由于陆地资源日益枯竭,中国人未来的资源必须从海洋获取,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在台海及南中国海方向。因此,台湾是中国东南国防安全的核心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从国家安全战略上看,台湾是中国东南半壁河山提供战略缓冲区。战略缓冲地带对于一国的军事安全具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性,这一点,稍有一点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假如以台湾中部为圆心至上海为半径,画一个半径约为600公里的圆。这个圆所涵盖的区域内有多少大中城市,多少重要铁路公路枢纽,多少远洋港口,多少万人口和多少亿元的GNP。在这个方向上,居住着我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分布着沪杭等工业基地长江流域以及沿海经济开发区。这一带是我国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就是说,如果美、俄、日中任何一个拥有强大打击力量的国家以台湾为基地,那么大陆的安全将受到何种程度的威胁。仅从制空权角度看,若以2200海里为航空作战半径,则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攻击范围内。
从地缘战略上看,台湾一旦得以独立,出于对中国的担心,必定将自己直接置于某个军事大国的庇护之下,美国军事力量直接进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就连俄罗斯也可能出于地缘政治的目的,以台湾来反压制中国。而台湾一旦回归,中国在东面基本上就没有非常逼近的安全威胁。从长远看,这又可以节省多少的国防开销,这又是一单多大的“生意”?一旦台湾回归,即使台湾几十年不向中央政府交纳一分钱的税款,中国仅仅在军备上的节省,就算是台湾为大陆作出巨大贡献了。
(二)丢掉台湾,中国将面对太平洋而望洋兴叹。
中国的海岸线32000万公里(包括岛屿的海岸线,大陆海岸线是18400万公里),海域管辖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的三分之一,是个公认的“沿海大国”,沿海地区以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三,养活了占全国百分四十的人口,沿海工农业产值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间,二十一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国在科技和经济上都无法避免“面向太空”、“面向海洋”的走势。空间技术就目前而言,中国不算过于落后,居第三位,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我们从太空拓展中获得很大经济利益的可能性不是太大,能获得巨大利益的,是在家门前的太平洋。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却从来就不是个“海洋大国”,摆在我们面前的亘古的海洋,我们却只能“望洋兴叹”。
二十一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海洋成为大规模争夺的对象已再露端倪。但是,我们海军的实际海防能力,连美军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我们连南极考察都颇有成绩了,却在家门口的海洋上都处处受制于人。我们的渔民船队可以北上日本海附近、西至非洲海岸捕鱼,却偏偏在自己的南中国海捕鱼时遭人炮击!说到底,原因就在台湾尚未回归。中国海洋地缘环境存在强邻在旁,出海口暴露脆弱的严重缺陷,而这一缺陷恰恰说明中国应该收复,至少绝对不能放弃台湾。
如果说当初西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之间的海上争霸,是为了海上贸易和越过海洋得到美洲陆地上的利益的话,那么,这一世纪的海洋资源争夺,争夺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海洋本身。台湾东侧每一公里长的海岸线外都有数百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而且我国在东太平洋上拥有1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资源开发区域,台湾岛是我国太平洋海底资源主要前进基地。就拿钓鱼岛为例。作为中国人,我说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当然,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家门口的某一片地是人家的,并认为自己家对这片地提出的“无理要求”,还对他家里扬言说如果你敢对那块地提出“领土要求”,我一定会叫对面的领居对你“迎头痛击”,
还装作很“民主派”的样子,对这种精神病儿子或本来就是对面人家偷养的私生子,我管不了。我只想告诉朋友们:别的不论,仅钓鱼岛的海底,就有着惊人的石油蕴藏量,日本政府估计得最高,为1095亿桶,联合国亚洲与远东委员会宣布的最低,为44亿桶,美国中央情报局宣布为390亿桶。最折衷的估计是美国前能源部长勒辛格估计的500亿桶。
钓鱼岛的意义远不止在海洋经济专属区这一问题上,更不止于什么“寸土不让”的民族自尊心,而在于实实在在又大得惊人的利益。如果台湾得以独立,中国在钓鱼岛的谈判上,今后手上就没有任何筹码。如果钓鱼岛让给日本,意味着别的不算,仅仅这一项,中国就永久性地白送给日本至少500亿桶;经商的朋友们告诉能否告诉我500亿桶石油是个什么概念?
然而,台湾孤悬海外,我们在海洋能源开发上就处处受制于人。就以不久前中国外长李肇星同日本外相川口顺子举行会谈时建议两国共同开发海上天然气为例,日本政府就迅速地拒绝了中国联合开发东海能源的建议,中日关系正式亮起红灯。和中日之间就历史问题出现分歧不一样,能源问题对两国日后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媒体大肆炒作中国东海采气事件。有一种意见指出,日本在能源问题上对中国步步相逼,目的明显不过,就是在关键的能源问题上,日本觉得和中国并没有妥协的空间。假如台湾得以回归,那么,日本在今后有关海洋资源开发上与中国谈判时,筹码就少得可怜。
能否具备开发海洋的能力,事关这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命运,而台湾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海洋战略中只能充当两种相反的角色:要么是中国走向太平洋的一个前沿,要么是中国走向太平洋的枷锁。一旦实现统一,整个太平洋豁然摆了我们的面前,更为开阔的海洋、更为无法估量的巨大利益,一下子摆到我们的家门前。一旦台湾得以独立,且不说收回钓鱼岛就免谈,除非我们收不回台湾却偏能跟日本打一场全面战争??而这种设想是荒唐的。更要命的是,中国从此就得关在陆地上动弹不得,一旦走向海洋,就处处受制。收复本来就是属于自己的领土是所有办法中最直接、简单的办法。
(三)丢掉台湾,中国就丧失了外贸和能源供给的生命。
仅以目前而言,我们外贸依存度已达到36%(我并不排除与陆地领国的外贸,但从总量上看,海路的比重不是陆上领国所能比拟的,抱歉的是我未能查到资料)今后这种依存度无疑会越来越大,台湾倘若真的得以独立,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马汉在《海权中的美国利益:现在和将来》一文中说:“对海洋──尤其是沿着由各国的利益和商业勾画出的重要航线??的控制是决定一个国家力量和繁荣程度的主要物质因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海洋是世界上极重要的联络媒介。”台湾是我国走向远洋的大门和维护海权利益的基地。
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严重依赖已成一个基本事实和趋势。中国的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怎么得到保障?现有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是否足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过去,在中国对国际资源依赖不多的时代,这样的安全问题几乎是不存在的,但今天,国际资源供应的安全却成了中国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与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日本比肩的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运输4/5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其海上石油供应线经过台湾海峡,如果台湾海峡的航道真正由我们自己控制,那么,任何一个控制着马六甲海峡的国家都只能与中国讨价还价而无法在经济上胁迫中国。正因为如此,日本一直在强调台湾海峡对日本的所谓战略地位和价值。
日本前驻泰大使、右翼的外交评论家冈崎久彦还认为,如果中国能够使用台湾作为潜艇基地,就可延长活动范围至塞班岛和关岛。日本的西南海域和航线,从此就操在中国的手中。南海的情形也大致相同。中国一旦控制台湾,任何大国的舰队将再也难以经常出入南海周边海域。与此同时,货物需要北上的东南亚各国,要靠他们的海军当保镖押送他们的货物经过台湾海峡,解决南中国海问题、处理与东盟的关系问题,其“要点”,也在台湾海峡。围棋有一句行话,叫“敌之要点正是我之要点”,这意味着,台湾海峡及其台湾本岛外围海域的控制权,事关中国今后外贸、能源供给的命脉。
台湾海峡是西太平洋的海上必经航道,一旦台湾回归,俄罗斯、日本在西太平洋的海上航道一下子扼在了中国的手里,处处受制于中国。有人估计,即使中国以武力收复了台湾,那么也将面临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的经济制裁。发起制裁的会是美国,但我敢说,最不愿意中国收复台湾的是日本,第一个反对制裁的肯定恰恰是日本人!中国根本不必对日搞什么反制裁, 它的西太平洋的航道一旦给扼死,真正回到石器时代的,不是中国,而恰恰可能是原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国与国之间,讲什么“主义”都是狗屁,利益才是最实在的。




欢迎光临 黑色海岸线论坛 (http://bbs.thy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