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一部《中国可以说“不”》的书红遍大江南北,让中国人打心底感到扬眉吐气。虽然书中情绪的渲泄多于理性的探讨,但它传达出了所有具有强烈民族感的人的共同期盼。现在,中国真的对国际上的种种不公和不平大声说“不”了。
先是在中日关系问题上。近来,日本右翼不断在历史问题上挑起事端,中国派副总理吴仪东渡日本,以传达善意。谁料,日本的表现极其傲慢无礼。一怒之下,中国“铁娘子”打道回府。此举博得满堂喝彩。
还有,在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上,中国的一招一式都让人由衷叹服。面对欧盟和美国的指责,中国先是宣布从6月1日起大幅提高70多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表现出退让一步的高姿态。但是欧盟并不领情,坚持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这就不能再退了,中国迅速作出回应,取消了81种纺织及成衣制品的出口关税。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表现可圈可点。
再有,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扩大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两大阵营在“争常”问题上进行着激烈的较量。中国对此当然也有自己的利益和考虑。日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再次发话,称如果四国联盟坚持就其所提出“增常”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将投反对票。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一贯谦和忍让的中国,这一次大胆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了。国人们在振奋之余,不由发出赞叹:中国外交正渐露风骨!
有人说,长期以来中国外交之所以显得过柔,是因为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和为贵”等思想理念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一种民族思维定式。而这种文化在外交中的表现是:面对问题和矛盾,总是强调忍让,惟恐坏了和气,伤了面子。实在需要表态,就站出来表示一下“不满”和“谴责”,最多前面再加上“强烈”二字,显得很被动。
国际政治风云诡谲。与某些国家打交道,中国人得改变思维习惯,打破思维定式,学着按国际游戏规则办事。想以谦谦君子风度感动对手,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归根结底,外交是妥协的艺术,而这种妥协,必须是双方的。
外交的较量,更是实力的较量。如果说二十年前中国在世界上还没有足够的底气站出来说话的话,那么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今非昔比。没有人敢小看中国,中国更不能小看自己。由口头抗议到采取行动,由被动防守到主动应战,从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外交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而它所反映出的,正是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以及中国人日益增强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