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八一五”:不能忘却的胜利

60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60年前的今天,我们是战胜国。60年之后,依然如是。至少从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中国守军的奋起反抗伊始,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每一天,都是一个个洗刷民族耻辱的日子,也都是一个伟大民族奠定并走向胜利的日子。胜利,不光属于“8·15”。
  在今天,我们需要用胜利的眼光重温抗战史。这是不能忘却的胜利,也更是不能轻慢的战胜国意识。假如我们果真能够这样,则我愿意相信,对民族曾遭受的屈辱的浸淫与回忆,对敌人的凶残与暴戾的回味与追溯,必然让我们产生更为光荣的胜利者心态及更为伟岸的胜利者姿态。也正是因此,一些有识之士不断提醒我们应“树立战胜国意识”。
  树立战胜国意识,表明我们必须具有大国国民的强烈自信。非自信不足以自立,不足以图强,不足以致远。我们要走出积弱的国力,更需要走出积弱的心理。60年前,一个民族在极端弱势中长身而起,在面临沉沦之时奋起抵抗,“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救亡图存、敢于胜利,在此,我认同米格先生给予战胜国意识的一个定义:它是一种对本己文明内在优越性的强烈自信,是一种对自身力量的强大和未来仍将长盛不衰的强烈自信。
  树立战胜国意识,表明我们必须高扬抗战精神,致力于国家富强。近代日本是一个崇尚实力的国家,这一点,即便是在战后,也时有体现。因此,当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时,我们依然需要高扬抗战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抗战中所体现出的不分党派、不分老幼、不分南北,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同仇敌忾、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现代化强国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树立战胜国意识,表明我们必须站在区域和平以及世界和平的高度,来把握并引导历史的潮流。和平,不是狭隘的或极端的民族主义追求,而是建立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公正秩序。中国需要区域乃至世界的和平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全世界的和平力量也都期望中国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力,成为一片为区域带来和平的“祥云”。因此在这里,战胜国意识意味着对于和平的珍惜与贡献,还在于对非和平因素的警惕与遏制。
  “我们胜利了。”60年前这样一句最简洁的汉语,沸腾了中华民族,也温暖了全世界。这是不能忘却的胜利,因为那里面有不屈的民族精神,有包含一切光荣与苦难的战胜国意识。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