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海将是中国军事的热点,当然围绕这个热点,怎样对付国外势力的干预,或者干脆说怎样对付游弋在台湾附近的美国航母战斗群的问题,迫切地摆在中国军方高层的面前......
歼轰-7战斗轰炸机出现前,中国航空兵对海上目标的攻击一直采用轰-6丁中程轰炸机携带“鹰击-6”型反舰导弹的方式。在现代作战条件下,轰 -6丁并不是很适合的作战武器。轰-6最大载弹量为9000千克,轰-6丁、普通的轰-6甲或轰-6F型载弹量稍有下降,通常只能携带2枚重量达2440 千克的“鹰击-6”型反舰导弹。在遂行远程攻击任务时,巡航段一般采取9000米高空飞行,最大作战半径为2000千米。接近作战海区200千米时高度下降为3000米或1000米。“鹰击-6”反舰导弹投弹高度为1000至9000米,因此轰-6丁需要在1000米以上投弹,否则导弹很可能着水。轰-6 丁的245雷达能够在1000米以上高度发现150千米以外的1000吨级护卫舰目标。轰-6丁发射“鹰击-6”导弹允许有12度的离轴发射角。
轰-6丁这样的大型目标高空飞行时,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谈,海军水面舰艇的对空警戒雷达在300千米距离上就能发现目标,因此轰-6丁的远程反舰作战通常需要采用电子战飞机伴飞掩护。在针对周边地区的冲突或完全取得对敌方的制空权时,轰-6丁与“鹰击-6”系统尚有实用价值。
1982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超军旗”战斗轰炸机低空突防成功,而在300米以上高度的阿根廷攻击机在20千米以外遭到“海标枪”舰空导弹的有效攻击。马岛战争表明,如果采用大型轰炸机高空攻击,将会遭到舰队面防空导弹系统在大射程上的拦截。轰-6丁最致命的缺陷是没有任何机动摆脱攻击的能力,采用中程舰对空导弹或老式的中高空地空导弹对其都有很高的命中率。中国海军航空兵需要有更强突防能力的攻击机,这就是海军对歼轰-7的战术需求。随着歼轰-7战斗轰炸机的大量服役,轰-6丁逐渐转为远程巡航导弹载机。
美国海军的“宙斯盾”
饱和攻击是针对海上目标进行的多批次和多方向的大规模齐射。每架歼轰-7能够携带4枚“鹰击-81”导弹,一个中队的歼轰-7能够携带16枚空舰导弹。按照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饱和攻击战术,对重要目标通常出动1个大队至1个团的歼轰-7,以疏散队形多方向多批次发动攻击。目标将遭受从各个方向射来的多达32至96枚“鹰击-81”空舰导弹的攻击。歼轰-7发动饱和攻击的可怕之处在于突发性和多方向。据估计歼轰-7高度控制能够保持50米掠海飞行,雷达发现距离约为50千米,此时目标已经被纳入“鹰击-81”射程。
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是目前功能最为强大的对抗多目标袭击的系统,但是其火力通道目前最多为16至24个。歼轰-7采取超低空突防,依靠第三方远程侦察平台指示目标的数据时,能够在多个方向的水天线附近发射“鹰击-81”导弹,并迅速降到水天线以下。“宙斯盾”系统针对大队以上规模的突袭无法有效抗击,更难以应对这种突发的跃升攻击。理论上舰艇编队能够相互支援,协同作战,而实际上舰艇所处位置不同,很多时候火力难以做到及时有效。通常航空兵对舰攻击是先打击最外围的舰只,对于组织严密的舰艇防空编队来说,失去一艘战舰,整个防空网就将出现巨大的漏洞。其他舰只弥补这个漏洞可能要航行1小时以上,而组织严密且快速机动的航空兵能在此期间发动数轮攻击,甚至能使整个舰队陷入困境和混乱。
:em22: |